明婚正配 第46节
深山里停着一架不打眼的马车,他撩开帘子动作轻快一跃便钻了进去。
这马车在外头瞧着颇为老旧,内里别有洞天,四周全用素锦包裹,连那置于一侧的矮几都是顶好的金丝楠木。
他侧躺着,手肘支着,手掌懒洋洋托着脑袋,另一只手将钱袋抖落开,掉了一地的银子。
李郢啧了一声,“我姐姐这实心眼,遇上谢琅那老狐狸,可别被吃干抹净了。”
他得暗地里再给姐姐攒些钱财。
手中的金银容易被骗走,这良田又不长腿,一时半会儿走不了。
思及此,李郢腾地翻身撩开帘子唤人过来,“你去问问,这附近可有哪家要出售良田田庄?我听闻后头还有温泉,若有只要卖的,全买进来。”
又吩咐,“上回来的大夫怎么说,这户人家的药继续吃着,但先别给看好了,留个尾巴。面上还得看着虚弱,内里给好好补补。”
他可不如姐姐那般心慈手软,李郢隐约察觉姐姐的目的,许是要借佃户的手将小应氏除了,那他便当这坏人。
人是要救,但彻底救活了,倒是还演什么戏?
要是他说,弄死个小应氏还不易如反掌?
可父王和母妃都不让。
不让便不让吧。
那他帮着姐姐,他们就不能说什么了吧。
就是不知,姐姐何时能认出他?
上回他特地露了破绽,姐姐应有察觉了吧?
一想到有姐弟相认的那一天,李郢就不住兴奋搓手。
-
心中有数,柳清卿便启程回府。
这一去一回,到府中时便已日暮。
奔波半日一身薄汗,柳清卿今日看柳清滢倒顺眼几分,打发柳清滢回偏院先去沐浴,自己回正院等烧水时先去了东厢房。
晌午跟谢琅胡闹一场没沐浴,正好借着由头洗上一洗。
从柳府库中拿回的东西暂且都放在东厢房。
她关上门走过去细细打量。
全是书册,每本都是被翻合的痕迹,能瞧出是总拿出看的。
母亲早已离世,是谁总拿出看便不言而喻了。
一时半会看不出什么,她抽开妆匣。
岁月留下厚厚的痕迹,那妆匣内侧都一层灰,她伸手摸过,俯身小心吹去残余的灰尘时,恰好日光洒落,离得近,她垂着的眼忽然定住。
擦净灰后,沐浴阳光之下,在她俯身这刁钻的角度才能瞧见妆匣底上有一圈极轻的刻痕。
而那刻痕的形状……
别人看不懂,她却日日夜夜共处之。
她手指颤抖地从衣襟中拿出母亲留给她的葫芦玉佩。
取下,轻置于刻痕之上。
她心脏止不住地跳。
她预感藏于深宅的秘密似要重见天日了。
果然,只听咔哒一声,妆匣底侧的木板向两侧收起,应声而开。
第38章 “姐姐不是嫌我烦才将我赶……
居然是一本羊皮卷。
羊皮卷工艺复杂,防腐保存困难。中原竹子多,在纸张之前也多用竹简,用羊皮卷记事少之又少。
听闻波斯再那头用羊皮卷的多。
柔软的羊皮卷藏于妆匣中真是高明,因正好挤压无法晃动,没甚重量又无棱无角,便是拿起再放下也不会察觉到里头藏了什么。
她小心用指腹捏着拿出来,左顾右盼,拿过去小心放在墙边的书案上,缓缓展开。
屏气凝神,结果入眼的却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字符。
她横看竖看一时间也没看出什么门道。
怕柳清滢没头没脑冲进来,柳清卿又看一眼就连忙将羊皮卷又藏于妆匣,又将妆匣置于阴凉避光的角落。
刚出去没一会儿,柳清滢果真像缠人的蜜蜂似的闻着味又追了过来。
走进垂花门那活泛的眼珠子就四处转悠,像是在寻什么人。
柳清卿上下打量她,这才发现她换了一身梅花香满缂丝襦裙,点缀着蝴蝶花钿,好一个清新淡雅的小美人。
刚因她拿出发簪想救人而高看她几分,此刻又淡了。
这人好像既能心软救人,又惯于眼馋抢夺她的东西。
小应氏躲在外头还未回府,这送上门的人质她只能捏着鼻子留下。
到了晚食时,谢琅果真未归。
当谢伍前来禀报时,柳清卿不着痕迹瞥向柳清滢,果真见她低眸失落,挺直的脊背因此佝偻,不死心地直拧着衣料不时往外瞅。
柳清卿却心情不错。
谢琅只将柳清滢当作寻常亲戚,并不像父兄那般会纵她。谢琅连面都不怎么露,柳清卿更是松口气。
她在这世上亲缘较深的几人,父兄偏重柳清滢,母亲早逝,如今再近的就是谢琅,还好在谢琅这头,她更重要。
虽年少时见面不多,但成亲两年前那次谢琅来柳府,柳清滢抢上前向谢琅撒娇扮痴时,谢琅不予理会,却走向她沉沉问她,是不是成日吃不饱。
那时谢琅从边疆回来,晒得黝黑,满身风霜。她精神不济,只觉他脸前遮了一层雾看不清,但他那双看进她,灿若繁星的眼眸被她刻进了心里。
她就像无根浮萍,在空中飘荡的纸鸢,谢琅便成了她与这世间的绳。有他在,她便不是孤苦伶仃的无家之人。
用完晚食,柳清卿就将盛装打扮的柳清滢赶回了院子。
柳清滢本性似乎不坏,倒被她那母亲给耽误不少。
整日跟狗尾巴似的缠着她着实烦人,柳清卿也不懂,出嫁前柳清滢就喜欢在她面前晃悠,怎么她都出嫁了柳清滢这毛病还没改。
入了夜,谢琅还未归。
柳清卿扶窗眺望如勾银月,都这时辰,他今夜应是宿在书房了。
谢琅公务繁忙,明明是位高权重的大理寺卿,却又时时在府中。
柳清卿不懂,隐约觉得奇怪。
但不该过问的,她从来不问。
白日勉强平稳的心绪如滔天猛浪浇头,将她卷入阴郁漩涡。
柳清卿深知自己是个无趣的人,她头十七年都在汲汲营营怕在小应氏手中吃亏,只能勉强看到眼前的事——只想吃口热食,嫁个好人家。
她像藏于暗处的刺猬,窥探柳清滢他们的团圆和睦。
明明她也在府中,人人都能看到她,人人眼里没有她。
只有谢琅,每到柳府第一眼总先望向她。每每那刻,她才觉得自己是个活人。
盼着他来,盼他再来。
他来了她才能上桌吃上两口肉,才能多见见除了李嬷嬷青橘之外的活人。
伪装近半年的面具险险要崩裂,一想到有一日谢琅也会如柳府众人那般明知她活着却当她是个死人,只想想,她就有些受不住。
每在柳府吃着残羹冷炙,受尽冷待要扛不住时,她便想到每每谢琅来时,第一眼寻她的目光。
总归在他那,她在柳府这些人里头能排前面。在他那,每每与柳清滢之间,他会选她。
不像父兄,哪怕柳清滢去她的院子中抢她娘的遗物,都只会说,她是妹妹你让让她。
柳清滢想要什么,她都得让出去。便是那已吃进口中的糕点,柳清滢想要,哪怕不能再吃,她都得吐了。
但谢琅不会,谢琅偏重她。
他将她看得更重。
可现在柳清滢来到府中,她怕谢琅也变成父兄那样,先是说她是姐姐得让着她,后来眼里只有柳清滢,再到最后看她满眼嫌弃,质问她心胸气量怎如此小,连妹妹都容不下。
偏心如软刀,割人无形。
她日日被凌迟,疼得很。后年年月月,鲜血淋漓,渐渐麻木。
小应氏暗地附在耳边如魔鬼絮语——若亲人不喜,都不如恶鬼。
寂静夜中,噩梦重现。
谢琅呢?
他日后会不会也像父兄一样,明明最初是她最亲近的人,最后好像被柳清滢下了降头似的对她只剩厌恶?
到那时会比在柳府时更惨,那时还能盼着嫁人。
若出嫁的盼头都无,她只能困在这府中寂寥等死。
一想到这种可能,便如寒风吹透,彻骨冰冷。
披着寝衣坐在榻上。
纵着自己浸在苦痛中,夜里静,她垂眸盯着青砖缝隙中长出的野草细嫩的芽,却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她猛地望去。
果然下一瞬谢琅匆匆穿过垂花门,踏着如水月河,一袭月白长袍,如谪仙落入凡尘一般,周身清冷孤寂,仿佛抬步一迈就要踏月成仙。
偏这时察觉到有人在看他,抬眼与她目光碰触,锐利如炬。见是她,霎时眸色柔和,青山似寒玉的人朝她弯唇,周身寒冰尽碎,忽地有了人气。
她眼里衔着泪,隔着夜幕也笑了笑,泪水就这样落了下来。
怕他察觉,她连忙侧身朝门边走去,开门之前拭去泪珠。
这马车在外头瞧着颇为老旧,内里别有洞天,四周全用素锦包裹,连那置于一侧的矮几都是顶好的金丝楠木。
他侧躺着,手肘支着,手掌懒洋洋托着脑袋,另一只手将钱袋抖落开,掉了一地的银子。
李郢啧了一声,“我姐姐这实心眼,遇上谢琅那老狐狸,可别被吃干抹净了。”
他得暗地里再给姐姐攒些钱财。
手中的金银容易被骗走,这良田又不长腿,一时半会儿走不了。
思及此,李郢腾地翻身撩开帘子唤人过来,“你去问问,这附近可有哪家要出售良田田庄?我听闻后头还有温泉,若有只要卖的,全买进来。”
又吩咐,“上回来的大夫怎么说,这户人家的药继续吃着,但先别给看好了,留个尾巴。面上还得看着虚弱,内里给好好补补。”
他可不如姐姐那般心慈手软,李郢隐约察觉姐姐的目的,许是要借佃户的手将小应氏除了,那他便当这坏人。
人是要救,但彻底救活了,倒是还演什么戏?
要是他说,弄死个小应氏还不易如反掌?
可父王和母妃都不让。
不让便不让吧。
那他帮着姐姐,他们就不能说什么了吧。
就是不知,姐姐何时能认出他?
上回他特地露了破绽,姐姐应有察觉了吧?
一想到有姐弟相认的那一天,李郢就不住兴奋搓手。
-
心中有数,柳清卿便启程回府。
这一去一回,到府中时便已日暮。
奔波半日一身薄汗,柳清卿今日看柳清滢倒顺眼几分,打发柳清滢回偏院先去沐浴,自己回正院等烧水时先去了东厢房。
晌午跟谢琅胡闹一场没沐浴,正好借着由头洗上一洗。
从柳府库中拿回的东西暂且都放在东厢房。
她关上门走过去细细打量。
全是书册,每本都是被翻合的痕迹,能瞧出是总拿出看的。
母亲早已离世,是谁总拿出看便不言而喻了。
一时半会看不出什么,她抽开妆匣。
岁月留下厚厚的痕迹,那妆匣内侧都一层灰,她伸手摸过,俯身小心吹去残余的灰尘时,恰好日光洒落,离得近,她垂着的眼忽然定住。
擦净灰后,沐浴阳光之下,在她俯身这刁钻的角度才能瞧见妆匣底上有一圈极轻的刻痕。
而那刻痕的形状……
别人看不懂,她却日日夜夜共处之。
她手指颤抖地从衣襟中拿出母亲留给她的葫芦玉佩。
取下,轻置于刻痕之上。
她心脏止不住地跳。
她预感藏于深宅的秘密似要重见天日了。
果然,只听咔哒一声,妆匣底侧的木板向两侧收起,应声而开。
第38章 “姐姐不是嫌我烦才将我赶……
居然是一本羊皮卷。
羊皮卷工艺复杂,防腐保存困难。中原竹子多,在纸张之前也多用竹简,用羊皮卷记事少之又少。
听闻波斯再那头用羊皮卷的多。
柔软的羊皮卷藏于妆匣中真是高明,因正好挤压无法晃动,没甚重量又无棱无角,便是拿起再放下也不会察觉到里头藏了什么。
她小心用指腹捏着拿出来,左顾右盼,拿过去小心放在墙边的书案上,缓缓展开。
屏气凝神,结果入眼的却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字符。
她横看竖看一时间也没看出什么门道。
怕柳清滢没头没脑冲进来,柳清卿又看一眼就连忙将羊皮卷又藏于妆匣,又将妆匣置于阴凉避光的角落。
刚出去没一会儿,柳清滢果真像缠人的蜜蜂似的闻着味又追了过来。
走进垂花门那活泛的眼珠子就四处转悠,像是在寻什么人。
柳清卿上下打量她,这才发现她换了一身梅花香满缂丝襦裙,点缀着蝴蝶花钿,好一个清新淡雅的小美人。
刚因她拿出发簪想救人而高看她几分,此刻又淡了。
这人好像既能心软救人,又惯于眼馋抢夺她的东西。
小应氏躲在外头还未回府,这送上门的人质她只能捏着鼻子留下。
到了晚食时,谢琅果真未归。
当谢伍前来禀报时,柳清卿不着痕迹瞥向柳清滢,果真见她低眸失落,挺直的脊背因此佝偻,不死心地直拧着衣料不时往外瞅。
柳清卿却心情不错。
谢琅只将柳清滢当作寻常亲戚,并不像父兄那般会纵她。谢琅连面都不怎么露,柳清卿更是松口气。
她在这世上亲缘较深的几人,父兄偏重柳清滢,母亲早逝,如今再近的就是谢琅,还好在谢琅这头,她更重要。
虽年少时见面不多,但成亲两年前那次谢琅来柳府,柳清滢抢上前向谢琅撒娇扮痴时,谢琅不予理会,却走向她沉沉问她,是不是成日吃不饱。
那时谢琅从边疆回来,晒得黝黑,满身风霜。她精神不济,只觉他脸前遮了一层雾看不清,但他那双看进她,灿若繁星的眼眸被她刻进了心里。
她就像无根浮萍,在空中飘荡的纸鸢,谢琅便成了她与这世间的绳。有他在,她便不是孤苦伶仃的无家之人。
用完晚食,柳清卿就将盛装打扮的柳清滢赶回了院子。
柳清滢本性似乎不坏,倒被她那母亲给耽误不少。
整日跟狗尾巴似的缠着她着实烦人,柳清卿也不懂,出嫁前柳清滢就喜欢在她面前晃悠,怎么她都出嫁了柳清滢这毛病还没改。
入了夜,谢琅还未归。
柳清卿扶窗眺望如勾银月,都这时辰,他今夜应是宿在书房了。
谢琅公务繁忙,明明是位高权重的大理寺卿,却又时时在府中。
柳清卿不懂,隐约觉得奇怪。
但不该过问的,她从来不问。
白日勉强平稳的心绪如滔天猛浪浇头,将她卷入阴郁漩涡。
柳清卿深知自己是个无趣的人,她头十七年都在汲汲营营怕在小应氏手中吃亏,只能勉强看到眼前的事——只想吃口热食,嫁个好人家。
她像藏于暗处的刺猬,窥探柳清滢他们的团圆和睦。
明明她也在府中,人人都能看到她,人人眼里没有她。
只有谢琅,每到柳府第一眼总先望向她。每每那刻,她才觉得自己是个活人。
盼着他来,盼他再来。
他来了她才能上桌吃上两口肉,才能多见见除了李嬷嬷青橘之外的活人。
伪装近半年的面具险险要崩裂,一想到有一日谢琅也会如柳府众人那般明知她活着却当她是个死人,只想想,她就有些受不住。
每在柳府吃着残羹冷炙,受尽冷待要扛不住时,她便想到每每谢琅来时,第一眼寻她的目光。
总归在他那,她在柳府这些人里头能排前面。在他那,每每与柳清滢之间,他会选她。
不像父兄,哪怕柳清滢去她的院子中抢她娘的遗物,都只会说,她是妹妹你让让她。
柳清滢想要什么,她都得让出去。便是那已吃进口中的糕点,柳清滢想要,哪怕不能再吃,她都得吐了。
但谢琅不会,谢琅偏重她。
他将她看得更重。
可现在柳清滢来到府中,她怕谢琅也变成父兄那样,先是说她是姐姐得让着她,后来眼里只有柳清滢,再到最后看她满眼嫌弃,质问她心胸气量怎如此小,连妹妹都容不下。
偏心如软刀,割人无形。
她日日被凌迟,疼得很。后年年月月,鲜血淋漓,渐渐麻木。
小应氏暗地附在耳边如魔鬼絮语——若亲人不喜,都不如恶鬼。
寂静夜中,噩梦重现。
谢琅呢?
他日后会不会也像父兄一样,明明最初是她最亲近的人,最后好像被柳清滢下了降头似的对她只剩厌恶?
到那时会比在柳府时更惨,那时还能盼着嫁人。
若出嫁的盼头都无,她只能困在这府中寂寥等死。
一想到这种可能,便如寒风吹透,彻骨冰冷。
披着寝衣坐在榻上。
纵着自己浸在苦痛中,夜里静,她垂眸盯着青砖缝隙中长出的野草细嫩的芽,却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她猛地望去。
果然下一瞬谢琅匆匆穿过垂花门,踏着如水月河,一袭月白长袍,如谪仙落入凡尘一般,周身清冷孤寂,仿佛抬步一迈就要踏月成仙。
偏这时察觉到有人在看他,抬眼与她目光碰触,锐利如炬。见是她,霎时眸色柔和,青山似寒玉的人朝她弯唇,周身寒冰尽碎,忽地有了人气。
她眼里衔着泪,隔着夜幕也笑了笑,泪水就这样落了下来。
怕他察觉,她连忙侧身朝门边走去,开门之前拭去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