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早已做好与对方争辩不休的纪宁被这一句问蒙了,他足足愣了几句话的功夫,神色才从惊讶变的平和。
他喉结上下滚了滚,道:“我,我熟悉南王和他的支系,对处理此事也更有经验,更何况,因我而起的事,应该我来平息。”
于自己预料中的差不多,萧元君又是一口长气,“好。那就我和你一同南下。”
“不可。”纪宁一口回绝,“南地暗流涌动,路上少不了暗箭,陛下你怎可冒险。况且你离了京都,城中谁来主持大局?万一届时有人闹事,又该如何?”
萧元君早有准备,“此程我决计隐姓埋名,跟在你身边微服出巡。至于京都城,届时就说我抱病,不便上朝,我和相父已经商议好,会将监国大权交由他。”
京都城眼线众多,如何能瞒得住。
纪宁道:“此计怕是瞒不住南王。”
“我没想瞒他。”萧元君墨黑的瞳孔亮了亮,“相反,我要让他知道我跟在你身边,但不是以‘帝王’的身份跟着。”
怕是白天受了寒,脑袋糊涂,纪宁竟一时琢磨不透萧元君的用意。
为让他宽心,萧元君坦白用意,“他不敢直接杀皇帝,但敢直接杀不是皇帝的‘萧元君’。”
纪宁豁然明白,他这是要引蛇出洞。
“可……”
萧元君先一步道:“我知道你担心我安危。”
纪宁兀自一怔,赧红了耳根,一时间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
见状,萧元君暗暗露笑,连神色都比方才愉悦了几分,
“此程我会安排侯远庭护驾,这样一来有他在,侯严武在京都也不敢乱来。其次,你我若真有闪失,正好借此肃清一下侯家。”
好一个一石二鸟,妥帖周全的谋略。
纪宁正想再感叹一句,不愧是三十来岁的萧元君,就听三十来岁的人话风一转,转到了他头上。
“此事你若无异议,就这么办。另有一事更要紧,需得你答应我。”
纪宁不由警觉,“何事?”
萧元君眸光一亮,满是笑意,“我既然答应让你同行,你也应该答应我一件事。”
纪宁不语。
萧元君继续,“早前派去疆外寻医的队伍回来了一支,此去南地,我将他们也带上,你需得好好配合医治,如何?”
“……”
不是一石二鸟,是一石三鸟。
纪宁最是吃软不吃硬,明知对方是为自己着想,却忍不住回呛一句,“若我不愿意呢?”
萧元君答得坦然,“那你就留在京都安心养病,别想着南下。”
霎时,纪宁紧了紧牙。
他直勾勾,很是怨气地瞪着萧元君,僵持了没一会儿,最终还是软了态度,“好,我答应你。”
萧元君释笑,然而没笑多久,便听纪宁悠悠说到。
“我也另有一事,此行我想带上兰努尔。”
“……”
这次萧元君不笑了,不仅不笑了,还冷下了脸。
前世纪宁二次南下时,身边跟着的也是兰努尔。待回京后,兰努尔便以女主人之名住进了右相府。
再往后,外界人人都传二人情深意笃,就连萧元君几次到访纪府,都撞见过二人眉目传情。
想起往事,尤其是些不该想起的往事,萧元君实在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
偏偏纪宁并未察觉,仍自顾自的说着话。
“兰努尔胆识一流,又聪慧机敏,对商道颇有见解,有她陪同南下,定能助我等一臂之力。”
“……”
萧元君低着头,只觉胸腔的闷气无处宣泄,他深吸一口气,随即重重呼出。
听他吐息陡转沉闷,纪宁息了声,“陛下不舒服?”
尽管心中吃味,萧元君也不敢真对纪宁动气,他收起冷了几息的脸色,故作无事,
“没有。兰努尔对商道的确颇有见解,你想带着她,那便,带着就是。”
听出他语气中的勉强,纪宁这才后知后觉。
他怎么就忘了,萧元君一贯不喜欢兰努尔。
气氛变得莫名尴尬,既已察觉对方不悦,纪宁自然不能再由着刚才的话聊下去。
他思索片刻,转而问道:“陛下计划何时启程?”
萧元君顺着台阶就下,“再有三日寻医的队伍回京,等他们来替你诊断后,确定你的身体经受得住奔波,那你我便于本月月底动身。”
纪宁蹙眉,敏锐觉察出这话外之意——若医师觉得他的身体不适宜南下,他便不能前往。
他藏住疑虑,不动声色地点头应允。
“一切都听陛下作主。”
夜色已深,二人又聊了两刻钟,萧元君起身回宫。
他前脚走,后脚纪宁便将醉颜叫进了屋。
阿醉尚未走到床前,就听纪宁吩咐道:“方才同陛下商议,月末我等需动身南下一趟。阿醉你去挑两队暗卫,明早启程前往南地。”
此程有萧元君同行,万事需得更加谨慎些,有令司开路,他也能放心些。
阿醉抱拳,爽利道:“是!奴这就去办。”
“且慢。”纪宁叫住他,“还有一事。”
“主子请讲。”
“……”
三日后,帝王派去的寻医队伍回京,队伍一进城门,队中的两名医师就被悄无声息地带去了纪府。
一个时辰后,两位医师从纪宁房中出来,径直前往皇宫复命。
万岁殿内,一老一少的两人站在帝王的书案前,老者鬓发全白,年过天命,少者刚刚弱冠,穿着沙敕风情的绒衣。
座上,萧元君目色紧张,“二位医者,朕让你们看的人,病情如何?”
少年上前一步回禀:“回启国天子,我爷爷不通启国语,由我替他说话。你的那位病人身有顽疾,积病已久,很难完全治好,但用我们族的医术可以试一试,能做到替他稳定寿命。”
萧元君皱眉,“稳定寿命?能稳定多久?”
少年沉默。
因着他的沉默,萧元君的心瞬间拔到了嗓子眼。
半晌后,少年回答:“三,三四十年差不多。”
心脏落地,萧元君瞬间松了口气,庆幸之余又有些不敢相信,“你确定你们可以医治?”
少年一顿,连连点头,“可以。”
得到肯定答案,萧元君心中大喜,“好!此程就恳请两位医师多多费心。”
隔日,帝王的旨意送到纪府,命纪宁携人马奔赴南地,全权负责彻查运河贪污一案,平息民怨。
第61章 南下启程
南下前一日,纪府内外正忙着做临行前最后的清点,赵禄生却在午后找上了门。
得知他到访,纪宁稍微拾倒了一番,才堪堪前往前厅会客。
遣散掉多余的下人,纪宁坐在主位,客套寒暄的话尚未说出口,就听一句揶揄从赵禄生嘴里蹦了出来。
“纪大人倒是会躲清闲,外面风风雨雨愣是惊不着你,如今可好,直接南下了去,谁还能烦得了你?”
纪宁一愣,换做从前他定与其唇齿相击,但……这段时日若不是有赵禄生同萧元君在外斡旋,他还真不会有如此清闲。
他一笑,谦卑地道了句,“晚辈此去,京中琐事还得劳烦赵大人,大人辛苦。”
闻言,赵禄生身躯一震,脸上写满了“惊悚入骨”四个大字。
他本想像往常一样揶揄几句,刺激刺激这人,怎的今日这人不接茬了?
不仅不接茬,还如此客气?
悄摸琢磨了一番,瞧着人神情诚恳,不似作伪,赵禄生低低笑了两声,摸着白须自得道:
“老夫得陛下信赖,还肯用我这个老家伙,实乃荣幸,何来劳烦?”
纪宁附和点头,这才问其来意,“赵大人此程,可是有事叮嘱?”
赵禄生掩下笑意,正色道:“确实有事。”
“大人请讲。”
赵禄生瞧了眼屋外,确定无人,低声道:“陛下此程意在肃清南王,但南王根系庞大,与京都、南倭、南地氏族皆有联系,你要记着劝告陛下,若无实证,不可轻举妄动。”
纪宁自然明白,更明白赵禄生此话不止意在提醒萧元君,更是在提醒他,
“是。多谢大人提点。”
他是真听进去还是假听进去,赵禄生当下也无法得知。但这人既然应了自己,他便信这一回。
“此外,”他若有深意地瞧着人,“此程危机你我皆可预见,离了京就不必再是那病恹恹的架子,好好护着陛下。”
纪宁愣了愣,眼中闪过错愕,然而只两息的功夫,他便笑着应道:“是。”
唯二两件事交代完,赵禄生无意多留,他起身告辞。
前脚送走他,后脚萧元君就找上了门。
方才待客已是疲累,纪宁站在厅前扶了扶腰,远远瞧见萧元君朝他走来。
来人走近,似往常一般先是搀住他的手,将他弯下的腰身扶正,随后才问道。
早已做好与对方争辩不休的纪宁被这一句问蒙了,他足足愣了几句话的功夫,神色才从惊讶变的平和。
他喉结上下滚了滚,道:“我,我熟悉南王和他的支系,对处理此事也更有经验,更何况,因我而起的事,应该我来平息。”
于自己预料中的差不多,萧元君又是一口长气,“好。那就我和你一同南下。”
“不可。”纪宁一口回绝,“南地暗流涌动,路上少不了暗箭,陛下你怎可冒险。况且你离了京都,城中谁来主持大局?万一届时有人闹事,又该如何?”
萧元君早有准备,“此程我决计隐姓埋名,跟在你身边微服出巡。至于京都城,届时就说我抱病,不便上朝,我和相父已经商议好,会将监国大权交由他。”
京都城眼线众多,如何能瞒得住。
纪宁道:“此计怕是瞒不住南王。”
“我没想瞒他。”萧元君墨黑的瞳孔亮了亮,“相反,我要让他知道我跟在你身边,但不是以‘帝王’的身份跟着。”
怕是白天受了寒,脑袋糊涂,纪宁竟一时琢磨不透萧元君的用意。
为让他宽心,萧元君坦白用意,“他不敢直接杀皇帝,但敢直接杀不是皇帝的‘萧元君’。”
纪宁豁然明白,他这是要引蛇出洞。
“可……”
萧元君先一步道:“我知道你担心我安危。”
纪宁兀自一怔,赧红了耳根,一时间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
见状,萧元君暗暗露笑,连神色都比方才愉悦了几分,
“此程我会安排侯远庭护驾,这样一来有他在,侯严武在京都也不敢乱来。其次,你我若真有闪失,正好借此肃清一下侯家。”
好一个一石二鸟,妥帖周全的谋略。
纪宁正想再感叹一句,不愧是三十来岁的萧元君,就听三十来岁的人话风一转,转到了他头上。
“此事你若无异议,就这么办。另有一事更要紧,需得你答应我。”
纪宁不由警觉,“何事?”
萧元君眸光一亮,满是笑意,“我既然答应让你同行,你也应该答应我一件事。”
纪宁不语。
萧元君继续,“早前派去疆外寻医的队伍回来了一支,此去南地,我将他们也带上,你需得好好配合医治,如何?”
“……”
不是一石二鸟,是一石三鸟。
纪宁最是吃软不吃硬,明知对方是为自己着想,却忍不住回呛一句,“若我不愿意呢?”
萧元君答得坦然,“那你就留在京都安心养病,别想着南下。”
霎时,纪宁紧了紧牙。
他直勾勾,很是怨气地瞪着萧元君,僵持了没一会儿,最终还是软了态度,“好,我答应你。”
萧元君释笑,然而没笑多久,便听纪宁悠悠说到。
“我也另有一事,此行我想带上兰努尔。”
“……”
这次萧元君不笑了,不仅不笑了,还冷下了脸。
前世纪宁二次南下时,身边跟着的也是兰努尔。待回京后,兰努尔便以女主人之名住进了右相府。
再往后,外界人人都传二人情深意笃,就连萧元君几次到访纪府,都撞见过二人眉目传情。
想起往事,尤其是些不该想起的往事,萧元君实在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
偏偏纪宁并未察觉,仍自顾自的说着话。
“兰努尔胆识一流,又聪慧机敏,对商道颇有见解,有她陪同南下,定能助我等一臂之力。”
“……”
萧元君低着头,只觉胸腔的闷气无处宣泄,他深吸一口气,随即重重呼出。
听他吐息陡转沉闷,纪宁息了声,“陛下不舒服?”
尽管心中吃味,萧元君也不敢真对纪宁动气,他收起冷了几息的脸色,故作无事,
“没有。兰努尔对商道的确颇有见解,你想带着她,那便,带着就是。”
听出他语气中的勉强,纪宁这才后知后觉。
他怎么就忘了,萧元君一贯不喜欢兰努尔。
气氛变得莫名尴尬,既已察觉对方不悦,纪宁自然不能再由着刚才的话聊下去。
他思索片刻,转而问道:“陛下计划何时启程?”
萧元君顺着台阶就下,“再有三日寻医的队伍回京,等他们来替你诊断后,确定你的身体经受得住奔波,那你我便于本月月底动身。”
纪宁蹙眉,敏锐觉察出这话外之意——若医师觉得他的身体不适宜南下,他便不能前往。
他藏住疑虑,不动声色地点头应允。
“一切都听陛下作主。”
夜色已深,二人又聊了两刻钟,萧元君起身回宫。
他前脚走,后脚纪宁便将醉颜叫进了屋。
阿醉尚未走到床前,就听纪宁吩咐道:“方才同陛下商议,月末我等需动身南下一趟。阿醉你去挑两队暗卫,明早启程前往南地。”
此程有萧元君同行,万事需得更加谨慎些,有令司开路,他也能放心些。
阿醉抱拳,爽利道:“是!奴这就去办。”
“且慢。”纪宁叫住他,“还有一事。”
“主子请讲。”
“……”
三日后,帝王派去的寻医队伍回京,队伍一进城门,队中的两名医师就被悄无声息地带去了纪府。
一个时辰后,两位医师从纪宁房中出来,径直前往皇宫复命。
万岁殿内,一老一少的两人站在帝王的书案前,老者鬓发全白,年过天命,少者刚刚弱冠,穿着沙敕风情的绒衣。
座上,萧元君目色紧张,“二位医者,朕让你们看的人,病情如何?”
少年上前一步回禀:“回启国天子,我爷爷不通启国语,由我替他说话。你的那位病人身有顽疾,积病已久,很难完全治好,但用我们族的医术可以试一试,能做到替他稳定寿命。”
萧元君皱眉,“稳定寿命?能稳定多久?”
少年沉默。
因着他的沉默,萧元君的心瞬间拔到了嗓子眼。
半晌后,少年回答:“三,三四十年差不多。”
心脏落地,萧元君瞬间松了口气,庆幸之余又有些不敢相信,“你确定你们可以医治?”
少年一顿,连连点头,“可以。”
得到肯定答案,萧元君心中大喜,“好!此程就恳请两位医师多多费心。”
隔日,帝王的旨意送到纪府,命纪宁携人马奔赴南地,全权负责彻查运河贪污一案,平息民怨。
第61章 南下启程
南下前一日,纪府内外正忙着做临行前最后的清点,赵禄生却在午后找上了门。
得知他到访,纪宁稍微拾倒了一番,才堪堪前往前厅会客。
遣散掉多余的下人,纪宁坐在主位,客套寒暄的话尚未说出口,就听一句揶揄从赵禄生嘴里蹦了出来。
“纪大人倒是会躲清闲,外面风风雨雨愣是惊不着你,如今可好,直接南下了去,谁还能烦得了你?”
纪宁一愣,换做从前他定与其唇齿相击,但……这段时日若不是有赵禄生同萧元君在外斡旋,他还真不会有如此清闲。
他一笑,谦卑地道了句,“晚辈此去,京中琐事还得劳烦赵大人,大人辛苦。”
闻言,赵禄生身躯一震,脸上写满了“惊悚入骨”四个大字。
他本想像往常一样揶揄几句,刺激刺激这人,怎的今日这人不接茬了?
不仅不接茬,还如此客气?
悄摸琢磨了一番,瞧着人神情诚恳,不似作伪,赵禄生低低笑了两声,摸着白须自得道:
“老夫得陛下信赖,还肯用我这个老家伙,实乃荣幸,何来劳烦?”
纪宁附和点头,这才问其来意,“赵大人此程,可是有事叮嘱?”
赵禄生掩下笑意,正色道:“确实有事。”
“大人请讲。”
赵禄生瞧了眼屋外,确定无人,低声道:“陛下此程意在肃清南王,但南王根系庞大,与京都、南倭、南地氏族皆有联系,你要记着劝告陛下,若无实证,不可轻举妄动。”
纪宁自然明白,更明白赵禄生此话不止意在提醒萧元君,更是在提醒他,
“是。多谢大人提点。”
他是真听进去还是假听进去,赵禄生当下也无法得知。但这人既然应了自己,他便信这一回。
“此外,”他若有深意地瞧着人,“此程危机你我皆可预见,离了京就不必再是那病恹恹的架子,好好护着陛下。”
纪宁愣了愣,眼中闪过错愕,然而只两息的功夫,他便笑着应道:“是。”
唯二两件事交代完,赵禄生无意多留,他起身告辞。
前脚送走他,后脚萧元君就找上了门。
方才待客已是疲累,纪宁站在厅前扶了扶腰,远远瞧见萧元君朝他走来。
来人走近,似往常一般先是搀住他的手,将他弯下的腰身扶正,随后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