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阿醉也纳闷,“说是北狄七皇子用了一出激将法,说咱们只比武,是轻视其余邦国。陛下这才下令改为比文。”
纪宁沉吟,“怎会这样?”
前世金阿瞒可不曾出面过。
阿醉管不了这么多,只要自家主子不动武,妥妥当当的,他才不管北狄抽了什么疯。
主仆二人在楼下歇息够,才重新更衣上楼赴会。
一上去,楼中氛围比方才比武还要热闹。
启国出面比试的是赵禄生,他站在人群正中间,捋着白须吟诗作对,堪称如鱼得水。
纪宁环视四周,终于在对面的围栏处找到了金阿瞒。对方双手抱臂,冲他遥遥一笑,模样惬意,却无天真。
这一笑,便让纪宁确定了自己的猜测——金阿瞒在帮他。
最终,一场盛会有惊无险的结束。
因没有比试第二场,纪宁的状态比前世好太多。只是终究是动了武,回府后就被袁四五按在床上扎了几针。
夜深,阿醉在小药房熬药,纪宁独坐房中,思索今日白天发生的事。
他如今可以确定,金阿瞒定是知道他身体抱恙,不然不会在他快坚持不住时替他解围。
结合从前金阿瞒对他的态度,也确定此人应是想接近自己。
只是前世,他们谁都对此人不了解。
因此纪宁仍无法肯定,此人是不是也是重生回来的。
正想得出神,他听见屋顶有足音经过。
他快步走到门口,门一开,影人纵身一跃落在他面前,手里还提着一蒙面小孩。
他定睛一看,蒙面小孩居然是金阿瞒。
第27章 还人情
影人道:“主子,这人不知怎么躲过看守,偷潜了进来,已被属下抓获,应如何处置?”
不及纪宁开口,金阿瞒扭动身体喊道:“将军饶命!你不能杀我,我白天还帮过你!”
纪宁眸色一沉,杀意立显。他叫影子松手,待金阿瞒站稳脚跟,问:
“为何帮我?”
金阿瞒拽掉蒙面黑布,“将军一直将我当敌人,所以觉得我不应该帮你,可我不是将军的敌人。”
心知眼前人可能也是重生者,纪宁如今对他只有堤防,又怎会相信他的话。
见状,金阿瞒无奈。他将手伸进袖口,翻找出一块红玉印章递上前,“明天我就要随使团回国,这是我的私印,现在献给将军,以示我与将军交好之心。”
纪宁讥讽一笑,“私藏别国印章,一经发现可是死罪。七皇子你是想和我交好,还是想看我死?”
金阿瞒一愣,似是没想到这一层,急忙解释:“我真是想与将军你交好!”
说罢,他举着印章欲言又止,“将军因我是北狄人,所以对我堤防,我理解,但将军只要收下这枚印章,自会明白我的心意。”
他越是急切,纪宁越无动于衷。
他对金阿瞒的底细知之又少,但对北狄人的品行倒是一清二楚。
北狄善诈,尤其是皇室。过往数年来屡屡侵疆,投降后又屡屡再犯,恬不知耻。
许是纪宁眼底的恨意太明显,金阿瞒被他的神情吓得噤了声。他后退两步,面上已有胆颤之色,
“将,将军,你不信我,应该……也不会直接杀了我吧?”
纪宁垂眸,“你觉得呢?”
谁知他话音一落,金阿瞒忙不迭往外跑。
纪宁一个眼神,影人追上去前将人带了回来。
“噗通——”金阿瞒面朝地摔到纪宁脚边,吓得声音都染上了哭腔,“我不跟你交好了还不行吗?两国往来不斩使臣,你不能杀我!”
就这孬怂的模样,纪宁都怀疑自己高看了此人。
他蹲下身平视金阿瞒,故意唬到:“两国往来确实不斩使臣,但没说不能暗杀。”
一句话让金阿瞒的脸血色全失,他嘴唇哆嗦,眼泪直淌。
见效果已达到,纪宁问他,“说,为什么要和我交好。”
金阿瞒双眼发直,抖着手回答:“因为,因为你厉害。”
“可我是启国的人,你这是通敌,不怕被人发现?”
金阿瞒擤动鼻翼,“他们把我扔过来就没想让我活着回去。”
他眼底委屈更盛,“我想活,想活下去。但回北狄只有死路,我要给自己找活路。”
阿醉曾说过,前世金阿瞒自出使启国后就被北狄送上战场,从此下落不明。想来,他最后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此,纪宁倒觉得他说的话有了几分真意,他问:“你凭什么认为我能让你活下去?”
金阿瞒擦着眼泪,“我不知道。你是北狄唯一忌惮的人,他们怕你,如果能和你交好,他们应该也会对我好点。”
虽然不知道这十岁孩童的皮囊下是多少岁的魂,但纪宁还是忍不住腹诽一句“天真”。
他直言道:“生死有命,我不会帮你。”
金阿瞒嘴一撇,当即就要嚎啕大哭。
纪宁却先一步吩咐影人,“送他出去。”
影人领命,随即单手提溜起金阿瞒,扛着人往外走。
金阿瞒一路挣扎,哭着喊着让纪宁帮帮自己,直到影人出手点了他的穴,他才安静下来。
人走远,纪宁转身回房,余光掠过雪地,瞧见了一抹朱红。
他弯腰捡起印章,举在手中端详。
印章刻着金阿瞒的名字,确实是私印,好似没什么特别,但印章中腰的一条分界线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根据以往经验,他捏住印章,稍一施力印章便从那条分界线一分为二,章体内一张小纸条赫然显现。
打开纸条,里面详细记载着北狄在京都城安插的暗探人员,所列之人和令司掌握的信息基本一致。
纪宁速速看完,收好印章和纸条,回头看向金阿瞒离去的方向。
怪不得他一定要自己收下印章,原来里面藏着他所谓的“交好的诚意”。
廊檐下,站了许久的醉颜露面,手里提着已经温热的汤药。他走到纪宁面前,“主子。”
纪宁将印章交给他,“都看到了?”
阿醉嗯道:“这金阿瞒肯定有问题。”
纪宁面色凝重,“基本可以确定,他和你我一样。”
阿醉忧道:“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
纪宁沉思。
无论金阿瞒今日说得如何情真意切,他都不会对一个敌国的人心软。
金阿瞒若对启国无害,他可以假装不知。若他要与启国为敌……
纪宁抬眸,“派人看着,一旦有异动。”
他一顿,果决道:“杀。”
送走十国使团,只因春节将至,京都城的热闹并未就此消散。
纪府内,纪宁这几日一下朝就待在书房里画图,闭门不出。
眼看距离交稿只剩三天,画了一稿又一稿,他始终觉得不满意。
这一画,画到了晌午后。
院外李管家来报,说左相到访,马车已到了府门外。
纪宁正疑惑赵禄生这时来访有何事,忽地看见桌上图纸,顿时恍然。他真是昏了头,把这事忘了。
他吩咐管家将人迎进前厅,自己稍作收拾,出门碰面。
前厅,赵禄生手里拿着几卷纸,站在兰花架前悠闲赏花。
纪宁进门,朗声唤道:“赵大人莅临寒舍,荣幸之至。”
赵禄生拨弄着兰花叶子,回头瞟他,表情一言难尽,“纪大人还是少说这客套话,老夫担不起。”
既如此,纪宁便不废话,“大人过来有何事?”
赵禄生将视线从兰花处抽离,清清嗓子道:“老夫过来还人情。”
说着,将手里的几卷纸递给纪宁。
纪宁接过展开,纸上画的是二位新妃的行宫图。他佯装不解,“赵大人需要还我什么人情?”
赵禄生哼道:“你当我看不出?陛下对你我二人劝他纳妃一事心生不满,那日冰嬉会上要你设计行宫,摆明是奔着敲打你来的。”
纪宁不语。
赵禄生意味深长道:“陛下虽年少,但主见不少,最不喜别人替他拿主意。”
他叹气,“这事说到底是我让你去劝的,害你受罚,理应替你分担。图纸给你,你我两清。”
有现成的图纸,纪宁自是欣然接受,“谢过赵大人。”
赵禄生怕他看不懂,临走又拿过图纸好一番指点。
“这里一共三稿,初稿呈上去,陛下必定会因为在气头上给你打回来。你若问陛下哪里不对,他也一定不会同你说。”
“……”
“因此,初稿打回来后,别问原因,过个半日,你再拿次稿交上。”
“……”
“次稿送上去同样不一定能过,若再被打回来,就再等个一日,赶在截稿前交上末稿,届时陛下气也消了,此事也就成了。”
纪宁将他的话一一牢记,待送走了人,他打开稿纸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竟发现所谓初稿、次稿、末稿压根没有差别,完全一模一样。
纪宁沉吟,“怎会这样?”
前世金阿瞒可不曾出面过。
阿醉管不了这么多,只要自家主子不动武,妥妥当当的,他才不管北狄抽了什么疯。
主仆二人在楼下歇息够,才重新更衣上楼赴会。
一上去,楼中氛围比方才比武还要热闹。
启国出面比试的是赵禄生,他站在人群正中间,捋着白须吟诗作对,堪称如鱼得水。
纪宁环视四周,终于在对面的围栏处找到了金阿瞒。对方双手抱臂,冲他遥遥一笑,模样惬意,却无天真。
这一笑,便让纪宁确定了自己的猜测——金阿瞒在帮他。
最终,一场盛会有惊无险的结束。
因没有比试第二场,纪宁的状态比前世好太多。只是终究是动了武,回府后就被袁四五按在床上扎了几针。
夜深,阿醉在小药房熬药,纪宁独坐房中,思索今日白天发生的事。
他如今可以确定,金阿瞒定是知道他身体抱恙,不然不会在他快坚持不住时替他解围。
结合从前金阿瞒对他的态度,也确定此人应是想接近自己。
只是前世,他们谁都对此人不了解。
因此纪宁仍无法肯定,此人是不是也是重生回来的。
正想得出神,他听见屋顶有足音经过。
他快步走到门口,门一开,影人纵身一跃落在他面前,手里还提着一蒙面小孩。
他定睛一看,蒙面小孩居然是金阿瞒。
第27章 还人情
影人道:“主子,这人不知怎么躲过看守,偷潜了进来,已被属下抓获,应如何处置?”
不及纪宁开口,金阿瞒扭动身体喊道:“将军饶命!你不能杀我,我白天还帮过你!”
纪宁眸色一沉,杀意立显。他叫影子松手,待金阿瞒站稳脚跟,问:
“为何帮我?”
金阿瞒拽掉蒙面黑布,“将军一直将我当敌人,所以觉得我不应该帮你,可我不是将军的敌人。”
心知眼前人可能也是重生者,纪宁如今对他只有堤防,又怎会相信他的话。
见状,金阿瞒无奈。他将手伸进袖口,翻找出一块红玉印章递上前,“明天我就要随使团回国,这是我的私印,现在献给将军,以示我与将军交好之心。”
纪宁讥讽一笑,“私藏别国印章,一经发现可是死罪。七皇子你是想和我交好,还是想看我死?”
金阿瞒一愣,似是没想到这一层,急忙解释:“我真是想与将军你交好!”
说罢,他举着印章欲言又止,“将军因我是北狄人,所以对我堤防,我理解,但将军只要收下这枚印章,自会明白我的心意。”
他越是急切,纪宁越无动于衷。
他对金阿瞒的底细知之又少,但对北狄人的品行倒是一清二楚。
北狄善诈,尤其是皇室。过往数年来屡屡侵疆,投降后又屡屡再犯,恬不知耻。
许是纪宁眼底的恨意太明显,金阿瞒被他的神情吓得噤了声。他后退两步,面上已有胆颤之色,
“将,将军,你不信我,应该……也不会直接杀了我吧?”
纪宁垂眸,“你觉得呢?”
谁知他话音一落,金阿瞒忙不迭往外跑。
纪宁一个眼神,影人追上去前将人带了回来。
“噗通——”金阿瞒面朝地摔到纪宁脚边,吓得声音都染上了哭腔,“我不跟你交好了还不行吗?两国往来不斩使臣,你不能杀我!”
就这孬怂的模样,纪宁都怀疑自己高看了此人。
他蹲下身平视金阿瞒,故意唬到:“两国往来确实不斩使臣,但没说不能暗杀。”
一句话让金阿瞒的脸血色全失,他嘴唇哆嗦,眼泪直淌。
见效果已达到,纪宁问他,“说,为什么要和我交好。”
金阿瞒双眼发直,抖着手回答:“因为,因为你厉害。”
“可我是启国的人,你这是通敌,不怕被人发现?”
金阿瞒擤动鼻翼,“他们把我扔过来就没想让我活着回去。”
他眼底委屈更盛,“我想活,想活下去。但回北狄只有死路,我要给自己找活路。”
阿醉曾说过,前世金阿瞒自出使启国后就被北狄送上战场,从此下落不明。想来,他最后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此,纪宁倒觉得他说的话有了几分真意,他问:“你凭什么认为我能让你活下去?”
金阿瞒擦着眼泪,“我不知道。你是北狄唯一忌惮的人,他们怕你,如果能和你交好,他们应该也会对我好点。”
虽然不知道这十岁孩童的皮囊下是多少岁的魂,但纪宁还是忍不住腹诽一句“天真”。
他直言道:“生死有命,我不会帮你。”
金阿瞒嘴一撇,当即就要嚎啕大哭。
纪宁却先一步吩咐影人,“送他出去。”
影人领命,随即单手提溜起金阿瞒,扛着人往外走。
金阿瞒一路挣扎,哭着喊着让纪宁帮帮自己,直到影人出手点了他的穴,他才安静下来。
人走远,纪宁转身回房,余光掠过雪地,瞧见了一抹朱红。
他弯腰捡起印章,举在手中端详。
印章刻着金阿瞒的名字,确实是私印,好似没什么特别,但印章中腰的一条分界线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根据以往经验,他捏住印章,稍一施力印章便从那条分界线一分为二,章体内一张小纸条赫然显现。
打开纸条,里面详细记载着北狄在京都城安插的暗探人员,所列之人和令司掌握的信息基本一致。
纪宁速速看完,收好印章和纸条,回头看向金阿瞒离去的方向。
怪不得他一定要自己收下印章,原来里面藏着他所谓的“交好的诚意”。
廊檐下,站了许久的醉颜露面,手里提着已经温热的汤药。他走到纪宁面前,“主子。”
纪宁将印章交给他,“都看到了?”
阿醉嗯道:“这金阿瞒肯定有问题。”
纪宁面色凝重,“基本可以确定,他和你我一样。”
阿醉忧道:“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
纪宁沉思。
无论金阿瞒今日说得如何情真意切,他都不会对一个敌国的人心软。
金阿瞒若对启国无害,他可以假装不知。若他要与启国为敌……
纪宁抬眸,“派人看着,一旦有异动。”
他一顿,果决道:“杀。”
送走十国使团,只因春节将至,京都城的热闹并未就此消散。
纪府内,纪宁这几日一下朝就待在书房里画图,闭门不出。
眼看距离交稿只剩三天,画了一稿又一稿,他始终觉得不满意。
这一画,画到了晌午后。
院外李管家来报,说左相到访,马车已到了府门外。
纪宁正疑惑赵禄生这时来访有何事,忽地看见桌上图纸,顿时恍然。他真是昏了头,把这事忘了。
他吩咐管家将人迎进前厅,自己稍作收拾,出门碰面。
前厅,赵禄生手里拿着几卷纸,站在兰花架前悠闲赏花。
纪宁进门,朗声唤道:“赵大人莅临寒舍,荣幸之至。”
赵禄生拨弄着兰花叶子,回头瞟他,表情一言难尽,“纪大人还是少说这客套话,老夫担不起。”
既如此,纪宁便不废话,“大人过来有何事?”
赵禄生将视线从兰花处抽离,清清嗓子道:“老夫过来还人情。”
说着,将手里的几卷纸递给纪宁。
纪宁接过展开,纸上画的是二位新妃的行宫图。他佯装不解,“赵大人需要还我什么人情?”
赵禄生哼道:“你当我看不出?陛下对你我二人劝他纳妃一事心生不满,那日冰嬉会上要你设计行宫,摆明是奔着敲打你来的。”
纪宁不语。
赵禄生意味深长道:“陛下虽年少,但主见不少,最不喜别人替他拿主意。”
他叹气,“这事说到底是我让你去劝的,害你受罚,理应替你分担。图纸给你,你我两清。”
有现成的图纸,纪宁自是欣然接受,“谢过赵大人。”
赵禄生怕他看不懂,临走又拿过图纸好一番指点。
“这里一共三稿,初稿呈上去,陛下必定会因为在气头上给你打回来。你若问陛下哪里不对,他也一定不会同你说。”
“……”
“因此,初稿打回来后,别问原因,过个半日,你再拿次稿交上。”
“……”
“次稿送上去同样不一定能过,若再被打回来,就再等个一日,赶在截稿前交上末稿,届时陛下气也消了,此事也就成了。”
纪宁将他的话一一牢记,待送走了人,他打开稿纸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竟发现所谓初稿、次稿、末稿压根没有差别,完全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