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他二人并未注意到,祭台围墙边缘的土地上,正在蔓延开湿润的血色。
  而在黑夜中神出鬼没的铁鹞子,在驱赶着骑兵,迈入他们自己布置的死地。
  王甘随身佩戴的五把飞刀已经尽数被光渡击飞,他只有最后一把刀在手了。
  而不远处,白兆睿在见到李元阙现身的大喜之后,开始感到匪夷所思。
  他要死在这里了,那他至少……能让虚陇知道,能让虚陇有所戒备。
  要不为什么,会有如此巧合?
  读史之时,白兆睿只觉晒然,难以置信。
  最后一把飞刀,握在王甘仅剩的右手中。
  古有彭城之战,楚霸王以三万军,破敌五十万。
  李元阙一人冲入阵中,瞬间撕开了足有五百人的后方弓骑阵。
  最后一个人在身首分离前,还在想——他们在祭台之上的虚统领,会知道他脚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吗?
  没人想成为他扬名路上的一颗不起眼的、无人会看上一眼的垫脚石。
  却不得不承认“一力破万法”的至理。
  白兆睿心头猛地一跳。
  而李元阙贴身使用的这把刀,更是西夏能工巧匠,为他量身所制的。
  光渡提着刀,抬脚迈过地上王甘的两截躯体,循着那把刀飞出的轨迹,走出了隔间。
  但他们每个人都不曾被听到。
  那本该是极美的画面。
  他不知道,他的敌人早已在第一批霹雳雷火中摸清了底。
  第二波霹雳雷火弹从四面八方而来,重击了白兆睿所在的轻骑前段与中段。
  ……和安静冷冽的漠然。
  ……太能藏,也太能忍。
  那把长达两米的大刀,反开背刃,上面带着的不只是血。
  若没能看见温热的猩红血液,还在顺着刀尖滴落。
  就足以让王甘节节败退,没有丝毫招架之力。
  千人敌,万人往。
  他已经知道,自己绝无生还的可能。
  斩-马-刀极难使用,虽有崩山断地之威,却总是缺一份机动灵敏。
  此次参与围剿的兵士人数多,为了防止情报走漏,白兆睿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乌黑茂密的长发地黏在脸上,光渡不束发冠,轮廓愈发柔和,美得男女莫辨。
  在左手离体飞出去的那一刻,王甘恍然明白,自己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面前这个人。
  就如那堵墙面上的痕迹一样。
  王甘反手向外扔出。
  王甘目眦欲裂地喊道:“啊——来人!快来人!”
  白兆睿咬牙道:“变阵——指挥使听令——”
  古有名将,其威名可止小儿夜啼。
  若不是对自己的身手有着十足的自信,谁敢自取其辱,轻易将这把刀出鞘?
  外面那不是雷声的怪异巨震,再一次淹没过他的呼喊。
  ——也淹没过兵刃相撞、刀刃火花飞溅时的刺耳嘶鸣。
  盘玉点染红梅,美人回首,眼神专注,清澈不染尘埃。
  光渡褐色的瞳孔中,映着刀光的寒芒,他挥刀太快,连刀刃在空中,都只是掠过的残影。
  白兆睿绝望大喊:“停下——不要往前!”
  光渡每往前一步,王甘都会感到一阵迷茫恍惚。
  不只是白兆睿,就连他的兵都面露惧意。
  不能坐以待毙。
  那瞳中不装着人,不装着无所谓的感情,只有每一次挥刀角度的预判,目光追击着每一个暴露于他面前的弱点。
  可是最前面被冲散的骑兵,已经做不到了。
  于是那缕湿润的头发,从他脸上滑落,并在他的侧脸留下了一道红色的、湿润的痕迹。
  而剩下这三人,纷纷发现了空中疾至的飞刀,在愕然躲避后,齐齐望向隔间的方向。
  然后,他们看到了这一生最难忘的画面。
  连斩-马-刀原本的劣势,都在光渡手中得到了极大的弥补,他足够巧,还足够快,在他手中并不厚重笨拙。
  弓骑兵放下弓箭,抽出弯刀,近身交战时,甚至无人能在李元阙手中接下一招。
  小队指挥使被击杀后,白兆睿军中已经大乱。
  光渡手里的长刀,携雷霆万钧而来。不用多余的花招,只需要最基础的劈、刺、挑、崩——斩。
  天边云层仍有光闪烁,天上雷,地火震,两种巨响连绵交错,互为补足,络绎不绝。
  而如今李元阙只用一个照面,一次交手,就已让军心涣散,畏惧不前。
  怪不得在那么小的时候,就能骗过所有人。
  他面前这个人……是谁?
  在他张开嘴的那一瞬,外面剧烈震动,仿若地动山摇。
  三人本想合力动手,前后包抄,可没想甚至没有成型的机会,他三人就已经被分而击之。
  刀剑再次相撞的瞬间,光渡微调了一下背刃的倾斜角度,切入对方的长剑。
  弓骑队防御相对薄弱,是以白兆睿将其置于轻骑阵后,从后方支援。
  雷鸣并霹雳火弹震动不绝。
  这世上有许多兵刃,有凶猛厚重无坚不摧的,有四两拨三斤使巧的,也有诡谲难测出其不意的,凡此种种,各不相同。
  他的呼救,连自己都听不到。
  马群受到巨大的惊吓,骑兵瞬间阵型大乱。
  只有让这把飞刀,飞离光渡手中斩-马-刀可以打落的区域,才可能让外面的人及时醒悟,让虚陇早点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