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6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元谷笑了笑:“他这种人物,啷个可能亲自下墓嘛?没有接触这行当以前,总想着下墓挖出东西来,就能赚上一笔,我们开始收麻钱以后,接触的人多了才晓得,赚钱都是收购倒卖的人才赚钱,当偷尸贼,干的就是体力活,从墓里边拿出来得东西,被人十多一二十块钱收购,别个转手就能卖几百,上千,甚至过万。
  当然了,碰到大墓,拿出来的东西多,东西好,当偷尸贼,比当工人每个月拿的那几十块钱工资来说,还是能很香嘞。
  孟老大之所以那么厉害,主要还在于他能串联起买家和卖家,组织出一条龙式的盗墓活动,一般情况,他不去盗墓现场,而是出资支持他人盗墓,然后再将得到的东西高价倒卖给他人,除非是碰到相当了不得的大墓。”
  宏山也是眉头皱了又皱:“是不是把他说得太厉害了,明明晓得他压价,那么多人,就一点意见都没得蛮?只手遮天啊,就不怕被人弄死蛮?”
  齐元谷笑道:“在古玩市场上流传两句话,一句是不藏人,意思是想在古玩市场上打听一个人,很容易;另一句话是不藏话,意思是某人出手某件货,很快整个市场都会知道。
  我听去过他家的人说过,孟老大家里边,那一排排架子上都是文物方面的书记,如文物图册,古墓葬分布图,玉器鉴定等,还有很多古书,他经营多年了,关系人脉都有,古玩市场上边,很多人都找他掌眼,问估价,是实实在在的权威。
  哪怕晓得他强吃货、压货,绝大多数人也拿他没得办法。
  比如说,在市场上,一件货物能值得五万,他就给你两万,而且跟你明说,这货你不给我,你拿出也卖不了,因为你找不到上家,没人收你的货,即使你拿去,没人信任你,也转手不出去。
  我们是告过嘞。有一次收到一个唐三彩,就想避开他,结果还是被他晓得了,本来能卖几万的东西,他在市场上晃悠一圈,说我们手头那件货,他只出价八千。
  之前有人给到两万价格,我们再去找,人家就不收了,哪怕降价也不要,就因为他早已经放话出去说了,只开价六千。
  最后没得办法,只能以七千块钱卖给他,八千的价他都不给了。
  但也就因为这个事情,答应让我们跟着他混,即使如此,这个人还是非常不讲人情,哪怕我们收了不少东西给他,按理说是熟人了,他多少应该给个人情价,结果,照样压,一点都不含糊。
  除了像我们这样收麻钱送货的人之外,他有好几个偷尸贼团队,毫不夸张的说,市场上若是需要两个鼎,他就能找两个鼎回来,市场上没有,他也会安排人去挖出来。
  当然也有人想弄死他,我们哥俩都想过,但是啷个弄?有人曾经找人去捅他,结果嘞,捅他的人包括找人那人,啥子时候消失嘞都不晓得,估计手底下有厉害保镖,而且不止一两个,可能也像你一样,还会武…还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陈安默默地听着,也看到了齐元谷和戴世云两人的小心翼翼,估计也是担心所说的话被旁人听去,所以说得很小声。
  眼看了解得差不多,他也不想在饭店里再折腾。
  既然齐元谷、戴世云和孟奎松有联系,干脆就借两人去联系孟奎松,不然的话,两样东西出手,估计有得折腾。
  于是,他冲着两人说道:“既然是这么一回事儿,那就麻烦两个哥子帮忙联系一哈,我们早点出手,也好早点回去!”
  “小事一桩,这就去给他打电话!”
  齐元谷显得有些兴奋。
  这种事情,对于齐元谷和戴世云而言,若是办成了,那也相当于帮了孟奎松一个忙,尽管孟奎松不讲人情,但终究还是会有些好处。
  陈安笑道:“但我还是想卖更高一些的价格,你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告诉他,这两个东西,一个三万,你就告诉他,我们等到明天中午,就在这钟楼饭店,要是中午见不到他人,我们就回去了!”
  “三万?”
  戴世云和齐元谷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陈安,大概是想不明白,他们已经将事情说到这份上了,为什么陈安还坚持要这么高的价。
  “没得啥子好奇怪的,这里卖不出去,还可以去锦城那边,我就不信,他手能伸那么远。再说了,锦城那边,早就有人给到更高的价格了,大不了,我带回锦城那边去卖。”
  陈安随便编了借口:“何况,你们也晓得,我们三个跟他之间本就有恩怨,不得找补找补?有些事情,不能当没发生过撒。”
  “这…就不怕走不回去?”齐元谷小声地问道。
  “有啥子好怕的嘛,敢跟我来这一套,大不了把东西毁了,拼个鱼死网破!”
  戴世云、齐元谷他们不知道这铜牛、铜鼓真正的价值,但陈安他们三人知道。
  有这依仗,不从孟奎松身上啃点肉下来,都不解恨。
  不管怎么样,都要让他不自在。
  若是孟奎松想硬来,陈安也不介意将西王宝藏的事儿给说出来。
  这种事情,相信孟奎松知道,必须低调行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陈安觉得,还是很有希望搏一搏的。
  第617章 更稳妥的方式
  齐元谷和戴世云两人知道陈安他们三人因为翻车差点丧命的事情,跟孟奎松有过节。
  虽然事情当时全被推到小喽啰刘三身上,但他们了解刘三跟雷选运是什么关系,而雷选运又是孟奎松手底下的偷尸贼,孟奎松把买崹参的事情告诉雷选运,这险恶用心不难猜到。
  他孟奎松不是始作俑者才怪。
  陈安他们想要挑衅孟奎松,倒也说得过去。
  再说了,孟奎松在陕西这边有权威,但在蜀地就未必有人买账了,哪里没几个地头蛇来着。
  齐元谷和戴世云是见识过陈安的能耐的,又都是经验丰富的猎人,说不定,还真能跟孟奎松斗一斗。
  他们虽然现在跟着孟奎松混,可言语中不难听出,也是相当不满孟奎松的做作的,自然也乐于看到这样的情况,若是能搞定孟奎松,赚钱也会更容易些。
  两人见陈安说得严肃,不像是开玩笑,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饭店里就有电话,齐元谷立马去打了电话,不多时回到陈安他们那一桌,告诉陈安已经原话说给孟奎松听过了,孟奎松说,他立马启程,尽可能在明天中午之前赶到钟楼饭店,到时候面谈。
  当天晚上,陈安他们三人也没有再外出,饭店就有住宿房间,就在钟楼饭店住了下来。
  直到进了房间里,宏山才又问了一个不解的问题:“那两个龟儿把孟奎松说得那么厉害,卖古物的价格,压得那么厉害,那他为啥子不干脆直接放话说,几十块钱收购铜牛铜鼓,岂不是更划算,为啥子还放出一万的高价?”
  “他孟奎松也在找铜牛、铜鼓的嘛,我估计,一是这东西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势在必得,一般人拿不出或舍不得那么多钱购买;二来也是想以高价为诱饵,吸引更多的人去找铜牛、铜鼓,让找到的可能性更大些。”
  陈安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毕竟,董秋玲也说了,他孟奎松也想撇开小龟子,独占西王宝藏,而且,以他的实力和能耐,还是有很大可能得到宝藏的,人家有人手,有渠道,也有关系,可不像我们,明知道宝藏在哪儿,也不敢有想法。”
  甄应全更关心明天的事情:“狗娃子,明天准备啷個安排?”
  陈安想了想,说道:“明天这个事情我来跟孟奎松谈,甄叔和蛋子哥,你们负责接应,具体情况要到时候再说,看他孟奎松到底是直接按我们的要求付钱买还是要准备硬来。
  如果是付钱买,那我们得了钱,直接就走,让他去找宝藏,再来弄他。要是要用强,那么,少不了有一场硬架。
  但我估计,光天化日之下,他再牛逼,也不敢当街喊打喊杀,应该会选择花钱买东西。”
  “那要是他仗着人多势众来硬的,啷个办?”
  甄应全有些不放心:“就翻车那一次,你也晓得,公安都在帮他说话,这狗日嘞肯定也没少在这边打点关系。”
  “甄叔,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是啥子时候?这两年枪毙的人还少蛮?他敢用强,我就敢用强…谁死还不一定呢!”
  陈安笑笑:“他一个专门领着一大帮子人挖坟掘墓赚钱的人,倒卖文物,本身也就是犯法嘞。再说了,他不是想要找到宝藏嘛,这种事情,若是公开来,他还有那种机会?何况,他跟小龟子勾结,这种事情,你觉得他怕不怕?”
  这一点,陈安非常笃定。
  听陈安这么一分析,宏山和甄应全都心里大定。
  陈安想了想,又说道:“明天一早,还是很有必要,让所有人都见识见识那两件东西,鬼知道在饭店里边待着的人,有没有小龟子派遣的人…
  他孟奎松不是想独吞嘛,那些小龟子的人总会知道铜牛铜鼓都落在他手里,想必小龟子也不会那么轻易让他得逞,在收拾他们之前,让他们狗咬狗,也不是坏事。”
  宏山也还有些担心:“若是狗日嘞现在不吱声,事后让人到我们那边找麻烦,你又啷个应对?还是不得安生撒,就怕他又耍阴招,防不胜防。”
  听到这话,陈安面色显得有些凝重。
  他躺在床上,想了不少时间,忽然笑了,说道:“他几样东西到手,聚齐了,肯定会第一时间想着找宝藏的具体位置,应该不会那么着急对我们动手。
  放心,明天碰面了,我敲打敲打他,那么隐秘的事情,除非是他不想搞了,想搞,就别想着打我们的主意,他应该拎得清轻重。我也让他晓得,把我惹毛了的后果。
  迟早都要弄死他,不想把自己和家人牵连进去,我只是在找一个更稳妥的方式而已,这个法子,我现在已经找到了。”
  见陈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宏山和甄应全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他们两人在陈安打算将手头的铜牛铜鼓出手的时候,已经听过陈安的盘算。
  再说了,两人也从来不是怕事儿的人。
  三人闲聊一阵后,早早睡下,即使如此,还是安排了轮流值守,防止有人半夜起了别的心思。
  毕竟白天的时候,卖的金香玉、水晶和那些药材、铜钱,三人身上都有不少钱装着。
  好在一夜安稳。
  第二天早上,陈安三人下楼吃早饭,大堂里渐渐热闹起来。
  陈安吃过早饭,就靠坐在椅子上,喝着早茶。
  也看到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进入钟楼饭店,还有人在饭店一侧等着,一看到有人出去,估摸着是收麻钱的,立马凑上去,询问收不收古董,若是有意,就将带来的东西略微展示,开始寻安全的地方去讨价还价。
  当然也有人胆大,直接将带来的东西,在饭桌上展示出来。
  一顿饭的功夫,陈安就看到有人拿出鎏金的编钟、黑陶俑、莲花灯、石磬等物件,很快被人争抢着花钱收了。
  陈安看了看,也将带来的铜牛、铜鼓取出来放在桌上。
  很快就有人看到桌上的老物件,上前询问。
  只是立马有人在一旁说了,这东西是孟奎松在收,然后就没人问价了。
  果然是不藏话,谁都明明白白。
  但不妨碍他们对那两物件投来火热的目光。
  一直到了早上十点左右的时候,饭店外面来了一行四人,其中为首的,就是陈安他们三人都见过的孟奎松。
  第618章 寒碜谁啊?
  孟奎松果然混得很开。
  作为倒腾古董的权威人物,有点实力底蕴的,得给他面子,不上不下或是新入行的,又想着讨好,更有些人手里有货拿捏不准,想趁机请他帮忙鉴定,一个个的都想着往前凑。
  饭店里用餐喝茶的一众人,纷纷围了上去,热情地打着招呼,点头哈腰的。
  孟奎松一一和认识的众人寒暄着,目光却在四下扫视,最后落到陈安他们三人所在的那一桌,看到桌上敞亮放着的铜牛、铜鼓,眼睛一亮,随即眉头又微微皱了一下。
  令陈安他们三人挺意外的是,孟奎松并没有上来就去陈安他们那一桌,而是被一个西装革履梳着大背头,头发弄得锃光瓦亮一丝不苟的中年请去临窗那一桌坐下,招呼来服务员,很是豪气地让服务员安排一桌好酒好菜,紧着饭店最好的上。
  趁着服务员去后厨安排酒菜的时候,众人一阵恭维后,那西装中年趁机从带着的公文皮包里,小心地拿出几样用黄绸包裹的东西:“孟大师,我最近刚收到几件玉器,我一直拿捏不准,想请你帮忙鉴掌掌眼。”
  孟奎松先是瞟了一眼那几件玉器:“你自己认为是啥子?”
  “我认为是高古玉,您看看这些沁色,这形制…”
  西装中年说得很是谨慎:“但具体的我说不上来。”
  孟奎松又问:“你花了多少钱买的,在哪儿买的?”
  西装中年迟疑了一下:“一件玉器平均下来,花了三千多,是在西安古玩市场上淘回来的。”
  孟奎松点点头,有模有样地给自己戴上白色手套,拿起那些玉器一件件端详着,随后将东西放下:“通常所说的古玉,是指明代以前的玉器,只有汉代之前出土的古玉,我们才称之为高古玉。
  这里给你说几個有意思的事情,最近这一两年,市场上开始出现赝品了。比如,将羊腿或是狗腿划开一个口子,将玉塞进去然后封起来,两三年之后再取出,看上去就有那种所谓的沁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