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34节
只是,这两张纸拼凑在一起,依然有明显的缺失。
这让他马想到,从苏同远口中得知的另外两个,董秋玲和池源海也在寻找的物件,铜龙和铜虎。
锦江段望城山有石牛石鼓的歌谣。
下游的彭江口有石龙石虎的歌谣。
这是巧合?
陈安有理由相信,这世上有铜龙、铜虎的存在,而且上边,必定有能跟眼下这图案拼凑在一起形成完整图案的纹路。
“该不会西王宝藏,真的藏在米仓山里吧!”
陈安越想越觉得可能。
上辈子看电视,雪山飞狐,讲的可不就是闯王的宝藏,闯王和张献忠同时期的人物啊,而且张献忠的宝藏更大。
不少影视剧里,也经常会说到某些王朝,为了国祚的延续,或是在王朝即将覆灭的时候,将存着的金银珠宝给藏起来,以便于以后重新夺回天下。
他张献忠十有八九也会这么做,毕竟,那是走到哪儿搜刮到哪儿的狠角色,所得亿万金银,难以想象。
辖区内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私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的严令,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么大地域收缴起来的金银何其多,能买尽锦城的财富,似乎并不夸张。
彭江口被杨展火烧,遗失的那些金银,只是一部分。
北上的时候,被清兵击杀击溃,散落的那些被清兵斩获和手底下逃亡的人带走的,也可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在茶馆的时候,不是还听人说过张献忠有藏宝图吗?
甚至还听人说过,曾有人按图挖过,只是得到大量铜钱。
那藏宝图说不定也有假。
现在陈安手头这两部分,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只是,单是这两样东西,显然是没用的,若是真有铜虎铜龙,这么多年下来,鬼知道又流落到了什么人手里。
想要将东西聚齐,难如登天。
估计,也就只有那些收麻钱的人,机会要更大些。
至于陈安,打心里不敢想这种好事儿,也没那能耐折腾这种事情。
将两张拓印了图案的信签纸,小心折起来藏在柜子里,他将铜鼓、铜牛重新送到屋外的枫树根脚,放在罐子里装着,封好油纸后,再次用土给掩埋起来,踩实在后,往上面撒了些几片红枫树叶,又往上盖了些积雪,尽量将痕迹清理。
陈子谦、耿玉莲他不担心,担心的反倒是自家还不懂事的小崽子。
找到董秋玲的时候,绝口不能提苏同远的事情,不然的话,他的死还会有可能跟自己纠缠不清。
若是董秋玲索要铜牛,完全可以推脱在家里失窃这事儿上,一句话:丢失了。
相信董秋玲、池源海心知肚明,事情本就算是他们指使的,让他们去找消失的苏同远去吧,反正自家被盗,已经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会不会是苏同远别有盘算,谁知道呢?
而且,这个事情还必须透露出去,把自家的撇清了,才会无忧,反倒是拿出铜牛还给董秋玲,更让人生疑。
事情忙完,两口子才开始洗漱,上床睡觉。
在家里呆了两天,和宏山、甄应全将这次的猎获打理出来。
陈安又花了一天时间,把年前腌制的野味拿出来腊熏。
干不了别的活计,他领着陈澈,替陈子谦去放了两天黄羊,随后,天气开始彻底放晴,一下子万里无云。
只是两天时间,山里的雪化得干干净净,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真正的温暖了,屋后石崖上的蜜蜂也跟着活跃起来,田地里的那些油菜花,已经到处金黄。
他特意去看了圆圆滚滚,两只熊猫每天还是在周边山岭里晃悠,潘石玉教授留下的书本里,没有关于熊猫怀孕的记录,两只熊猫,陈安也看不出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但既然圆圆被滚滚趴过,那就有一丝可能了。
不管怎么说,保证营养还是很有必要的,以防万一嘛。
所以,陈安特意去了镇上一趟,买了不少山城奶粉回来,每天两次补喂,顺便找了镇上的工匠,将在镇上盖房的事情给交托出去。
他也不用求着一次性盖多好,太好了跟镇上的其它建筑格格不入,不合适,还是选择盖成相同款的木房子。
为此,他又花了两天时间去开批条,到林场拉了几车木料回来。
没有一直盯着,而是隔三差五去看一趟。
因为,运送电线杆的事情,已经开始进行了。
第579章 刚确定怀孕,隔天就生了
在自家附近就有活计,陈安倒也不急着去县城,一来是每天可以归家,家里边的农活也能帮上忙。
何况,杜春明既然说了不会亏他,那肯定不会亏。
周边村子散落,翻山越岭的,所需要运送的电杆也不少。
电线杆子,没有选用木头的,而是四方形的小水泥竿子,四个人就能抬动一根。
这件事情,陈安早有准备,他领着四个帮忙装车、卸车的人将电线杆子运送到指定地点;宏山领着一帮子人负责按路线运送杆子;甄应全则带着人按规定深度挖坑,栽杆子。还有陈子谦、宏元康,领着另外一波人,专门清理线路上的那些树木。
石河子村没有足够的人手,还从黑潭子村、普同村又叫了几个相熟的青壮进来。
动工当天,杜春明和韩学恒两人来看过,见到陈安找来的这些人手,那是满脸的笑,可没有滥竽充数的。
事情随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期间除了割麦子、割油菜、插秧、种地和碰到下雨耽搁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样子,其余时间,每天都有的忙,早出晚归。
事情差不多花了三个月的样子,算是将电线接进了小水坝周边的各个村子。
陈安拉电线杆的事情,其实没赶得有多紧,这也让他有了不少空闲时间,但也不是无所事事,一方面镇上盖房子的事情要招呼一下,另外就是油菜花盛开了,也到了割油菜蜜和分蜂的时节。
这次分蜂,他没有选择像往年那样,将蜂群维持在一定群数,而是专门请村里木匠提前做了一批圆木蜂桶,分出了三十多群,送往李豆花茅草屋烧了以后,被一家子开成一片地儿的山沟里边,安置在向阳的草坡上。
那里距离盘龙湾、石河子村的距离足够远,容纳这些蜂群完全没问题,而且比较靠近黑潭子村,正好采一下那边花蜜。
地处两个村子之间,也没什么野物,主要还是怕有人瞎搞。
不过,陈安对那里已经有了规划,很快会安排建设。
另外一部分,则是普同村、石河子村、黑潭子村有几家相熟的人家有想要养上一两群,算是送人的。
等到电线接好,屋里终于亮起电灯,已经快到农历五月了。
杜春明果然没有亏待他,平均下来,一个月也让他有一千来块钱的收入。
本就是从镇上往周边的村里运送,运上一天电杆,就是够人搬运两三天的活计,运输费用其实远远拿不到那么多,主要是陈安帮忙张罗,事情办得漂亮,杜春明额外多给,这一点,陈安心知肚明。
也就在通电那天,陈安家里有了一台录音机和一堆磁带,这是他专门往县城去送苕粉和取钱,顺便买回来的。
诸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龙的传人》、《万里长城永不倒》、《明天会更好》之类的歌曲在小院里飘荡,引得几条巴家的猎狗没少吠叫,总以为有陌生人闯入,好几天才适应过来,见怪不怪。
小院似乎终于有了一些现代的气息。
至于电视,陈安暂时没想法,在这山沟沟里边,信号太差,估计买来了,只能看看电视里边带着电子爆音的雪花。
如预料中一样,只有白天和深夜的时候用电人少,电压会恢复正常,到了傍晚,家家户户开始打开电灯,那电灯就变得通红通的了,县城里都还见不到有小型的稳压器卖,电视买回来,即使能放,估计也是电压不稳定几下就闪坏的结果。
而白天,看电视绝对是误工怠工的事情。
主要是这玩意,在这年头的人的眼里,太过稀奇。
上辈子,差不多是九零年的时候,有一件事情陈安记得很清楚。
黑老鸹杨连德家是最先有第一台电视的人家,每当放电视那是人满为患。
有一次大白天放西游记,引得相约上山搂草的三个女人跟着在那里看了一天到晚的电视,等反应过来,都已经黄昏了,其中一家,男人在煤窑干活,累死累活回到家,没有一口热水,就连火塘里灰都是冷的,女人慌慌张张背着空背篓回到家,问出是怎么回事,男人火气就上来了。
结果,女人还没什么好话,两口子顿时大打出手,差点没弄出人命。
陈安可不想自己清净的家里,也每天人满为患,想干点啥都不方便。
另外,陈安还从县城买回来一台钢磨和一台粉碎机,安装在之前圆圆、滚滚入住的仓房里,花了不小的一笔钱,但总算可以在家碾苞谷、碾米了。
得知这一消息,村里立马有人上门询问,能不能在这里磨面、碾米。
这当然可以。
陈安也不跟他们客气,适当地收取一些费用,总比他们用石磨或是送到镇上磨房要方便得多。
之所以舍得花钱弄这些机器,主要是陈安盘算着之后的种养殖,会经常用到,自家有,用着方便。
镇上的房子,也已经建造好了,临近完工的时候,就有好几拨人来找过,想要租房子搞一些经营,陈安都婉拒了,盘算着让冯丽荣在镇上也开个火锅店的事儿。
但让陈安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让他果断放弃了这想法,因为有更好的机遇来临。
他这段时间,没少注意已经是大家伙的圆圆和滚滚。
有两件事情让陈安有些发愁。
滚滚的性子是越来越野,每天寻到喜欢的竹子,吃饱喝足后,在河里嬉水,然后找棵树,或是干脆就在竹林里睡上一觉,接下来就开始独自慢吞吞地在山林里游荡,回到盘龙湾对面的木竹林的次数也越来越少,隔三差五才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陈安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游玩,看它经过特定的地方,像狗一样撒尿,或是冲着树木、山石蹭,就知道它是在标记和巡视自己的领地。
大概是经常跟人接触的原因,滚滚一点都不怕人,没有成年之前还好说,现在成年了,可就不一样了。
有一次村里有人在盘龙湾这边的山里看到有野鸡,跑到山里去下套,结果就遇到巡视领地的滚滚。
那人试图靠近,也像陈安那样去摸一摸,结果刚一动,滚滚立马就扑过去,一巴掌就给拍翻在地。
意识到情况不妙,那家伙赶忙爬起来就跑,被滚滚生生追出领地范围才罢休。
那家伙跑晚上到盘龙湾诉苦,陈安说了不少好话,总算是将人给安抚住。
不仅仅是那家伙,陈子谦和耿玉莲也有类似的遭遇,就连经常喂它,最为亲密的冯丽荣,若是没有带着它喜欢的盆盆奶或是蜂蜜,都有上前扑咬的迹象。
早些时候给它们准备的奶瓶,早被弄烂了,不得不换上更结实更大一些的盆子。
滚滚似乎一下子变得暴躁、凶猛起来。
这让陈安不得不专门做了几个牌子,写上“生人勿进,大熊猫会咬人”的字样,寻着滚滚领地周围那些路道口去插上,避免有人闯入后没有防备被伤。
两百多斤的大家伙,加上强大的咬合力,哪怕是成年人遭遇,都会非常致命。
这是个不小的麻烦,就连陈安自己家里的人都担心被伤,尤其是还有一双还不懂事的儿女。
再有一件事情,是关于圆圆的。
这让他马想到,从苏同远口中得知的另外两个,董秋玲和池源海也在寻找的物件,铜龙和铜虎。
锦江段望城山有石牛石鼓的歌谣。
下游的彭江口有石龙石虎的歌谣。
这是巧合?
陈安有理由相信,这世上有铜龙、铜虎的存在,而且上边,必定有能跟眼下这图案拼凑在一起形成完整图案的纹路。
“该不会西王宝藏,真的藏在米仓山里吧!”
陈安越想越觉得可能。
上辈子看电视,雪山飞狐,讲的可不就是闯王的宝藏,闯王和张献忠同时期的人物啊,而且张献忠的宝藏更大。
不少影视剧里,也经常会说到某些王朝,为了国祚的延续,或是在王朝即将覆灭的时候,将存着的金银珠宝给藏起来,以便于以后重新夺回天下。
他张献忠十有八九也会这么做,毕竟,那是走到哪儿搜刮到哪儿的狠角色,所得亿万金银,难以想象。
辖区内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私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的严令,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么大地域收缴起来的金银何其多,能买尽锦城的财富,似乎并不夸张。
彭江口被杨展火烧,遗失的那些金银,只是一部分。
北上的时候,被清兵击杀击溃,散落的那些被清兵斩获和手底下逃亡的人带走的,也可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在茶馆的时候,不是还听人说过张献忠有藏宝图吗?
甚至还听人说过,曾有人按图挖过,只是得到大量铜钱。
那藏宝图说不定也有假。
现在陈安手头这两部分,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只是,单是这两样东西,显然是没用的,若是真有铜虎铜龙,这么多年下来,鬼知道又流落到了什么人手里。
想要将东西聚齐,难如登天。
估计,也就只有那些收麻钱的人,机会要更大些。
至于陈安,打心里不敢想这种好事儿,也没那能耐折腾这种事情。
将两张拓印了图案的信签纸,小心折起来藏在柜子里,他将铜鼓、铜牛重新送到屋外的枫树根脚,放在罐子里装着,封好油纸后,再次用土给掩埋起来,踩实在后,往上面撒了些几片红枫树叶,又往上盖了些积雪,尽量将痕迹清理。
陈子谦、耿玉莲他不担心,担心的反倒是自家还不懂事的小崽子。
找到董秋玲的时候,绝口不能提苏同远的事情,不然的话,他的死还会有可能跟自己纠缠不清。
若是董秋玲索要铜牛,完全可以推脱在家里失窃这事儿上,一句话:丢失了。
相信董秋玲、池源海心知肚明,事情本就算是他们指使的,让他们去找消失的苏同远去吧,反正自家被盗,已经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会不会是苏同远别有盘算,谁知道呢?
而且,这个事情还必须透露出去,把自家的撇清了,才会无忧,反倒是拿出铜牛还给董秋玲,更让人生疑。
事情忙完,两口子才开始洗漱,上床睡觉。
在家里呆了两天,和宏山、甄应全将这次的猎获打理出来。
陈安又花了一天时间,把年前腌制的野味拿出来腊熏。
干不了别的活计,他领着陈澈,替陈子谦去放了两天黄羊,随后,天气开始彻底放晴,一下子万里无云。
只是两天时间,山里的雪化得干干净净,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真正的温暖了,屋后石崖上的蜜蜂也跟着活跃起来,田地里的那些油菜花,已经到处金黄。
他特意去看了圆圆滚滚,两只熊猫每天还是在周边山岭里晃悠,潘石玉教授留下的书本里,没有关于熊猫怀孕的记录,两只熊猫,陈安也看不出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但既然圆圆被滚滚趴过,那就有一丝可能了。
不管怎么说,保证营养还是很有必要的,以防万一嘛。
所以,陈安特意去了镇上一趟,买了不少山城奶粉回来,每天两次补喂,顺便找了镇上的工匠,将在镇上盖房的事情给交托出去。
他也不用求着一次性盖多好,太好了跟镇上的其它建筑格格不入,不合适,还是选择盖成相同款的木房子。
为此,他又花了两天时间去开批条,到林场拉了几车木料回来。
没有一直盯着,而是隔三差五去看一趟。
因为,运送电线杆的事情,已经开始进行了。
第579章 刚确定怀孕,隔天就生了
在自家附近就有活计,陈安倒也不急着去县城,一来是每天可以归家,家里边的农活也能帮上忙。
何况,杜春明既然说了不会亏他,那肯定不会亏。
周边村子散落,翻山越岭的,所需要运送的电杆也不少。
电线杆子,没有选用木头的,而是四方形的小水泥竿子,四个人就能抬动一根。
这件事情,陈安早有准备,他领着四个帮忙装车、卸车的人将电线杆子运送到指定地点;宏山领着一帮子人负责按路线运送杆子;甄应全则带着人按规定深度挖坑,栽杆子。还有陈子谦、宏元康,领着另外一波人,专门清理线路上的那些树木。
石河子村没有足够的人手,还从黑潭子村、普同村又叫了几个相熟的青壮进来。
动工当天,杜春明和韩学恒两人来看过,见到陈安找来的这些人手,那是满脸的笑,可没有滥竽充数的。
事情随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期间除了割麦子、割油菜、插秧、种地和碰到下雨耽搁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样子,其余时间,每天都有的忙,早出晚归。
事情差不多花了三个月的样子,算是将电线接进了小水坝周边的各个村子。
陈安拉电线杆的事情,其实没赶得有多紧,这也让他有了不少空闲时间,但也不是无所事事,一方面镇上盖房子的事情要招呼一下,另外就是油菜花盛开了,也到了割油菜蜜和分蜂的时节。
这次分蜂,他没有选择像往年那样,将蜂群维持在一定群数,而是专门请村里木匠提前做了一批圆木蜂桶,分出了三十多群,送往李豆花茅草屋烧了以后,被一家子开成一片地儿的山沟里边,安置在向阳的草坡上。
那里距离盘龙湾、石河子村的距离足够远,容纳这些蜂群完全没问题,而且比较靠近黑潭子村,正好采一下那边花蜜。
地处两个村子之间,也没什么野物,主要还是怕有人瞎搞。
不过,陈安对那里已经有了规划,很快会安排建设。
另外一部分,则是普同村、石河子村、黑潭子村有几家相熟的人家有想要养上一两群,算是送人的。
等到电线接好,屋里终于亮起电灯,已经快到农历五月了。
杜春明果然没有亏待他,平均下来,一个月也让他有一千来块钱的收入。
本就是从镇上往周边的村里运送,运上一天电杆,就是够人搬运两三天的活计,运输费用其实远远拿不到那么多,主要是陈安帮忙张罗,事情办得漂亮,杜春明额外多给,这一点,陈安心知肚明。
也就在通电那天,陈安家里有了一台录音机和一堆磁带,这是他专门往县城去送苕粉和取钱,顺便买回来的。
诸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龙的传人》、《万里长城永不倒》、《明天会更好》之类的歌曲在小院里飘荡,引得几条巴家的猎狗没少吠叫,总以为有陌生人闯入,好几天才适应过来,见怪不怪。
小院似乎终于有了一些现代的气息。
至于电视,陈安暂时没想法,在这山沟沟里边,信号太差,估计买来了,只能看看电视里边带着电子爆音的雪花。
如预料中一样,只有白天和深夜的时候用电人少,电压会恢复正常,到了傍晚,家家户户开始打开电灯,那电灯就变得通红通的了,县城里都还见不到有小型的稳压器卖,电视买回来,即使能放,估计也是电压不稳定几下就闪坏的结果。
而白天,看电视绝对是误工怠工的事情。
主要是这玩意,在这年头的人的眼里,太过稀奇。
上辈子,差不多是九零年的时候,有一件事情陈安记得很清楚。
黑老鸹杨连德家是最先有第一台电视的人家,每当放电视那是人满为患。
有一次大白天放西游记,引得相约上山搂草的三个女人跟着在那里看了一天到晚的电视,等反应过来,都已经黄昏了,其中一家,男人在煤窑干活,累死累活回到家,没有一口热水,就连火塘里灰都是冷的,女人慌慌张张背着空背篓回到家,问出是怎么回事,男人火气就上来了。
结果,女人还没什么好话,两口子顿时大打出手,差点没弄出人命。
陈安可不想自己清净的家里,也每天人满为患,想干点啥都不方便。
另外,陈安还从县城买回来一台钢磨和一台粉碎机,安装在之前圆圆、滚滚入住的仓房里,花了不小的一笔钱,但总算可以在家碾苞谷、碾米了。
得知这一消息,村里立马有人上门询问,能不能在这里磨面、碾米。
这当然可以。
陈安也不跟他们客气,适当地收取一些费用,总比他们用石磨或是送到镇上磨房要方便得多。
之所以舍得花钱弄这些机器,主要是陈安盘算着之后的种养殖,会经常用到,自家有,用着方便。
镇上的房子,也已经建造好了,临近完工的时候,就有好几拨人来找过,想要租房子搞一些经营,陈安都婉拒了,盘算着让冯丽荣在镇上也开个火锅店的事儿。
但让陈安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让他果断放弃了这想法,因为有更好的机遇来临。
他这段时间,没少注意已经是大家伙的圆圆和滚滚。
有两件事情让陈安有些发愁。
滚滚的性子是越来越野,每天寻到喜欢的竹子,吃饱喝足后,在河里嬉水,然后找棵树,或是干脆就在竹林里睡上一觉,接下来就开始独自慢吞吞地在山林里游荡,回到盘龙湾对面的木竹林的次数也越来越少,隔三差五才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陈安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游玩,看它经过特定的地方,像狗一样撒尿,或是冲着树木、山石蹭,就知道它是在标记和巡视自己的领地。
大概是经常跟人接触的原因,滚滚一点都不怕人,没有成年之前还好说,现在成年了,可就不一样了。
有一次村里有人在盘龙湾这边的山里看到有野鸡,跑到山里去下套,结果就遇到巡视领地的滚滚。
那人试图靠近,也像陈安那样去摸一摸,结果刚一动,滚滚立马就扑过去,一巴掌就给拍翻在地。
意识到情况不妙,那家伙赶忙爬起来就跑,被滚滚生生追出领地范围才罢休。
那家伙跑晚上到盘龙湾诉苦,陈安说了不少好话,总算是将人给安抚住。
不仅仅是那家伙,陈子谦和耿玉莲也有类似的遭遇,就连经常喂它,最为亲密的冯丽荣,若是没有带着它喜欢的盆盆奶或是蜂蜜,都有上前扑咬的迹象。
早些时候给它们准备的奶瓶,早被弄烂了,不得不换上更结实更大一些的盆子。
滚滚似乎一下子变得暴躁、凶猛起来。
这让陈安不得不专门做了几个牌子,写上“生人勿进,大熊猫会咬人”的字样,寻着滚滚领地周围那些路道口去插上,避免有人闯入后没有防备被伤。
两百多斤的大家伙,加上强大的咬合力,哪怕是成年人遭遇,都会非常致命。
这是个不小的麻烦,就连陈安自己家里的人都担心被伤,尤其是还有一双还不懂事的儿女。
再有一件事情,是关于圆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