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1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它快,母野猪也不慢。
  和猞猁不同,猞猁奔跑中遇到荆棘灌木,只能绕道,野猪仗着皮糙肉厚,什么荆棘灌木丛都敢钻,横冲直撞,几下狂暴的追赶,竟是将猞猁逼得唰唰唰几下窜上了一棵松树。
  到了树下的母野猪,发狠地冲着那棵松树疯狂地撅拱,发泄着怒火。
  眼看着小野猪哼哧叫着跟来,母野猪回头看了看,赶忙迎着跑了回去,不时回望着在树上舔舐着自己皮毛的猞猁,然后带着小野猪朝着野猪群离开的方向离开。
  而猞猁,似乎也放弃了这次猎捕。
  它却不知道,就在二十多米外,陈安已经将猎枪端了起来。
  随着一声枪响,猞猁从树上掉了下来。
  而那只还在犹豫着等待被它自己踩得半瘫的猪崽跟上来的母猪,在听到枪响后,再没有任何停留,领着其余的小猪仔一溜烟跑远,撞得沿途灌木上雪雾纷飞,落下了那只呕呕叫唤着的猪崽。
  后边,几条猎狗狂吠着冲来,陈安他们三人则是抢先一步朝着猞猁掉落的地方跑了过去,见猞猁在地上不停地抽搐着,脑袋上一个枪眼洞穿了脑袋,绝没有活命的可能。
  宏山咧嘴笑道:“捡了个便宜!”
  对此,陈安和甄应全也是这么觉得,本想着有得等待,甚至有可能花大力气追捕,却没想到,这只猞猁接连在母野猪那里两次失利,先被母野猪给逼上树了。
  这也便宜了陈安他们三人。
  甄应全摇头道:“我都想着猞猁这次捕猎没得啥子悬念了,结果会是这种结果!”
  陈安拦下扑到旁边的猎狗,笑道:“都说孤猪毒,但其实,最毒辣的还是母猪。母猪为了保护小猪崽儿整个哺育期都不会离开孩子半步去单独行动。
  它在前边走,一群小猪崽儿紧紧地跟在它的后边。
  行进时母猪左顾右盼地观察周围是否有危险。若遇到危险,只要它嗷地怪叫一声,所有的小猪羔儿立刻钻进它的肚皮底下。
  这时候它会昂起头,噘着嘴,显露出白森森的犬齿,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
  即便是同群中的公猪,此时也不敢靠近它,因为有多少自以为是的公猪就在这种时候被母猪挑伤、咬伤。”
  宏山问道:“你见过母猪将公猪咬伤的情况?”
  陈安摇摇头:“我没见过,这是我师傅说嘞。他还说猞猁捕食野猪崽的最佳时机是在晚上。
  晚上野猪都睡觉了。猞猁会俯卧在野猪群附近等待着夜深。
  但野猪不能像人那样把孩子搂在怀里,加以保护。野猪也想搂,但是它的腿短肚子大,无法搂,这就给猞猁提供了偷袭的方便。
  母猪的警惕性仍然很高,虽然鼻子的嗅觉超级灵敏。但是猪族无论家养的还是野生的,都喜欢睡觉。
  猞猁正是利用了野猪的这种特性,趁着母猪酣睡的瞬间,蹑手蹑脚地来到跟前,叼起一个猪崽扭头就跑。豹子、狼都喜欢这么干。
  这又是我师傅跟着学艺的巫猎告诉他嘞。”
  宏山下了起来:“我啷个觉得你是在跟我们冲壳子,晚上啷个看得到嘛?这种情况我敢肯定,没得人见到过,绝对是凭感觉编嘞。”
  “我倒是觉得应该是真嘞…不管是野猪、猞猁,还是其它动物,我总觉得比我想象中聪明!”
  陈安看向十数米外,那只已经钻到灌木蓬里藏着不再出声的猪崽。
  宏山大步走了过去:“我去把它宰了,留在这里估计也活不下来。”
  陈安微微点了点头。
  甄应全则是皱着眉头说了一句:“有两年没见过狼咯,啷个像消失了一样?”
  陈安也略微想了下,发现还真是。
  不管在米仓山,还是在秦岭,没少撵山、采药,都没有见到过狼,难道是在这山里,已经绝种了?
  第563章 天鼓
  猞猁虽然挨了母野猪两下撅挑,但母野猪的獠牙没有像公猪那样森然外露,并没有对那身柔软漂亮的皮毛造成多大损伤,反倒是有几处,被灌木荆棘戳到,有了些许破损,不过问题不算大。
  无论皮还是肉,都是好东西,三人将猞猁的皮肉做了简单处理,最值钱的皮随身带着,肉则是一部分喂了几条猎狗,剩下的选了地方用雪埋起来,等返回窝棚的时候再带回去。
  看那群野猪逃跑的方向,并没有一直顺着山谷往里,而是翻过山脊去了另一边,三人也就没有换别的山沟搜寻,而是继续选择挡下这一条。
  宏山和甄应全继续走山沟,查看谷里山溪水潭有没有水獭的踪迹,两岸有无石貂的洞穴,那些大点的老树、石洞看有没有黑娃子。
  陈安依然走的是阳坡半腰,有猎狗在,那些潜藏的竹溜子、獾子、貉子还有灵猫之类都是相当不错的猎物。
  除了中午聚在一起,在山沟溪水边和宏山、甄应全一起拢了柴火,烤了些火烧馍填饱肚子,其余时间一直在不紧不慢的搜寻中。
  别说,在下午的时候,又给陈安找到一只云豹,被陈安放狗追撵,在背面的山坡上围到了一棵树上,然后被一枪打了下来。
  接下来三天,三人一直在附近沟壑中穿行,尽管设置了不少诱饵陷阱,但也只是前两天还行,第三天,不但三人空手而归,就连头天设置的陷阱,都没有任何收获。
  要不是那只猞猁和云豹价值很高,不然的话,就这三天的收获,那可实在太低了。
  换地方,只能是换地方!
  往更深的山里深入。
  所以,三人隔天一大早就带上所得的猎物,回了蓼叶涧,把猎物寄存在钟广生家里,吃过中午饭后,问了钟广生哪些地方是少有人去的地儿,改向西北方向,朝着山里深入,这一走就是三十多里地。
  眼看林木已经变得非常密实,是少有人惊扰的地方,三人爬上山顶,在陈安用望远镜朝着四周观察的时候,见四面群山逶迤绵延,势若游龙,山谷沟壑纵横,重岩迭嶂,那一座座高山,仿佛与云天相接,北来的寒气在群山间飘荡,近林远峰,如海涛涌向天宇,很有一种雾从脚下生,云自身边来的感觉。
  也就在这次观望中,陈安看到两座很奇特很大的山峰。
  那是两座山体形似大鼓,而四周峭壁如垣的山峰,分东西而立,最奇特的是,两座山峰的顶部,似乎是平的。
  陈安略微想了下,印象中好像听人说起过有这么两座奇特的山峰…对了,鼓城山,鼓城乡境内北边的两座最有名的山峰,后世的一个旅游景点,早年间可是儒释道三教的活动圣地。
  有到光雾山的游客光临过他所在的盘龙湾,闲聊的时候说起过,但陈安却没有真正见过,那时候,他没那闲心,也没那条件四处瞎逛。
  两座山峰周边,多奇险山峰,石崖沟壑众多,似乎溶洞之类的也不少。
  山间倒也有三两户人家,但更远处,全是苍茫山岭。
  陈安忽然生出想到那两座山顶看看的想法,而且,凭感觉上,周边也是一片狩猎极好的地方。
  当天晚上,三人在峡谷里寻到一处石洞,免去搭窝棚的麻烦,就在山洞里生火,过了一夜。
  第二天便马不停蹄地朝着那两座山峰所在的方向开始了狩猎的搜寻。
  看着挺近的一个地方,但真正进入其中,到处的沟壑峡谷,还有不少山峰,正面看着平平无奇,但翻过山背,却发现是断崖。
  但在这些山间中,猎物明显要比陈安他们前几天打的地方要多得多。
  尤其是在一条两岸皆是悬崖峭壁的山谷里,那一个個水潭,星罗棋布。
  沿着峡谷的十数里地,三人单是在水潭里,就弄到七只水獭,寻到的石貂也有五只。
  不仅如此,陈安用望远镜扫视崖壁的时候,居然在石崖上又看到一只云豹,就这么趴在石崖的一块山石下面,居高临下地看着陈安他们三人和六条猎狗,哪怕猎狗冲着它狂吠不已,也全然不当回事。
  这种好机会,陈安当然不放过,抬起枪就给那只云豹来了一枪。
  身为山牲,就这种性子,简直是白送。
  只是,将这只云豹取下来,费了宏山不少劲,正面攀爬不上去,只能从背面上到山顶,然后用绳索悬着下去,将已死的云豹给放了下来。
  “明年夏季,很有必要来这里一趟,好好将这些山崖搜一搜。”
  陈安用望远镜一通扫视,发现崖壁上除了崖柏,还能看到零散的寒号鸟洞穴,大雪天气,那些洞穴的洞口被寒号鸟用杂草给堵塞起来,可瞒不过陈安他们三人。
  除此之外,还能时时看到崖壁上生长的一种不惹眼的植物,可是挺名贵中药材金耳环,也就是石斛。
  只是这种石斛茎秆已经由绿变成金黄,光滑的外皮甚至有明显的光感,像一根根金钗。
  除此之外,石壁上还有一种类似木耳的菌类。
  这可是山里少有的山珍,因为形状长得像耳朵,经常生长在崖边潮湿阴暗的石缝中,所以叫石耳。
  这玩意儿一般成片生长,远看就是长在悬崖上的苔藓,据说有着很不错的药用价值,味道也比木耳好得多,自然也贵得多。
  在后世,甚至达到七百左右一斤的干品,属于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却没想,在这山崖石壁上,倒是常见。
  当然,对于陈安来说,每日三餐,瓜果蔬菜不缺,其实不觉得缺什么所谓的营养,这种东西价格炒得很贵,那就不是他的菜,只是用来赚钱的东西。
  别的地儿,一天在悬崖上能采到四五两,估计在这,一天就能采下两三斤。
  唯一缺点是,这年头吃饱都费劲,没什么人将注意力放到这种小东西上,关键是现在也不值钱。
  何况,石崖太高,少有人有那飞檐走壁的实力,而无人采摘。
  陈安也只能说,到时候顺手弄点回去尝尝鲜。
  主要的目标,还是在五灵脂、崖柏和石斛上面。
  宏山和甄应全也分别接过望远镜好好看了看,都咧嘴笑了起来。
  宏山打趣地问:“这片地方,石崖峭壁那么多,无论是五灵脂还是石斛,好好搜罗下来,肯定能卖不少钱…狗娃子,你明年夏季的时候,有没得时间哦?”
  “必须有时间撒!”
  陈安又怎会错过这些好东西。
  隔天,三人将这峡谷剩下的半截搜了一遍,虽然没找到豹子、黑娃子之类,但依旧收获颇丰。
  第三天,三人继续朝着北方搜寻,越是靠近,越觉得那两座山峰奇特。
  也就这天下午的时候,在山里碰到一个进山打柴的汉子。
  他家就在附近的一个山村里,看到三人突然出现,还显得有些警惕。
  山高沟深,每次看路,都得爬上山峰顶端,才能看出去一些距离,陈安为了省事,也就直接冲着那汉子询问:“大哥,这里有没有通往那两座像是大鼓的路?”
  那汉子反问:“你们干啥子嘞?”
  “我们是从檬子公社那边过来撵山嘞,远处看到那两座山有些稀奇,想去看看!”
  陈安也不算是胡诌,只是没有细说自己的根脚。
  “檬子公社,你们来得远哦!”
  “不远不行啊,不远打不到山牲的嘛!”
  “这倒也是…你们说的那两座山,我们管它叫天鼓。”
  “天鼓?是有啥子说道蛮?”
  “这说道大咯!”
  那汉子似乎也来了兴趣,从山坡上拖着柴火下来:“这天鼓会择时而鸣,自古有传说,天鼓响,圣人降,天鼓鸣,好年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