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45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丽荣看着两人往老宅里搬东西,见骆祥文没了之前碰面时的架子和嚣张跋扈,而且跟陈安有说有笑,神色渐渐缓和下来,她走到冯祥中面前,亲昵地拉着冯祥中说话:“阿公,我来看你咯!”
  冯祥中伸出指头戳了下冯丽荣脑门:“要不是我叮嘱了狗娃子几次,你会来?”
  “我人虽然没来,心里边还是想着的嘛,你又不是不晓得,安哥经常在外边跑,我又要领娃,现在又怀上…不是我不想来,主要是不方便!”
  冯丽荣笑嘻嘻地说。
  冯祥中上下打量着冯丽荣:“比以前白,也比以前胖了,看来小日子过得不错!”
  “都怪安哥,啥子都不让我做,天天在家里守着,连地里都很少让我去,把我养胖了!”冯丽荣说这话的时候,幽怨地看了陈安一眼。
  结婚以后,怀上孩子,生孩子,领孩子,又怀…
  冯丽荣那活泼好动的个性,确实有些被禁锢了,哪怕能随着陈安去趟山上,她都觉得很高兴。
  冯祥中却是又用指头戳了一下她脑门:“你娃儿还不知足蛮,要把你养得干筋骨瘦,穿得破衣褴褛才是应该蛮?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
  冯丽荣笑笑:“你跟我老汉儿都好撒!”
  冯祥中点头道:“都好…”
  两人简单地聊着家常。
  陈安和骆祥文也没用多长时间,将东西搬完,在屋里将东西归置好后,冯祥中也跟进来,一袋袋查看着那些山货,看得满脸堆笑。
  除了那些猪肚,陈安这段时日领着宏山和甄应全上山,可没少打,所得的野味除了三人各自留了一些尝尝味儿,大部分都在陈安这里了。
  当然,陈安也没亏待宏山和甄应全,按照该有的分配,折算成钱给了两人。
  骆祥文冲着冯祥中说道:“大爷,之前想吃的现在都有了,晚上我直接领着人过来,兄弟伙说晚上他请…没得问题撒?”
  “你晚点领着来嘛!”冯祥中点头将事情答应下来。
  “那我走了!”
  骆祥文打了个招呼,推着自行车上到土路上,翻身上去骑着离开。
  看着他走远,冯丽荣这才问陈安:“安哥,啥子时候你跟他那么熟了?”
  “我回家的时候不是跟你说过撒,他既然不计较之前那些事情,我们也就没得必要揪着不放,他们几个龟儿,要么是派出所嘞,要么是税务的,要么是房管所嘞,结识了也不错,也算是在这城里边的人脉!”
  “是可以不计较,但也不至于请他们吃饭撒,这些野味随便摆上一桌,少说也是一二十块钱的东西!”
  冯丽荣多少还是有些不情愿,觉得有些不值。
  却听冯祥中说道:“幺儿,心胸放宽点撒,有些事情,该放下的就放下,堆在心里边也不安逸。狗娃子说得没错,这几个娃儿在这县城里边是挺不错的人脉…就这回你老汉去谈房子的事情,他们几个也帮了些忙,才会这么顺利谈下来,请他们吃顿饭也是应该!”
  “他们几个帮忙了?”
  陈安暗想:难怪冯学恩事情那么快完成。但有骆祥文他们掺和,他又有些担心,连忙问道:“阿公,没有乱用手段撒?”
  这要是乱用手段就麻烦了,稍微不注意,到时候这几户人家心存怨念,弄出些幺蛾子,怕是开店这种好事儿,会变成祸事。
  “这倒没有,只是不愿意卖房子的那户人家是姓齐那娃儿的亲戚,听说这件事情后,帮忙说了些话,才同意卖嘞。你老汉暗地里还多给了他家一百块钱。”
  冯祥中简单说了过程。
  听到这话,陈安放下心来,跟着问道:“这些房子谈好的价格是好多?”
  冯祥中略微想了下,说道:“这几户人家房子是合籍房,面积都差不多,本来学恩觉得,五六百块钱一户就差不多了,但是几家商量了,统一了口径,八百块钱一户,不然不卖…
  买房子这个事情,还是要个你情我愿,以后才没得那么纠缠,开店做生意,也求的是个和气生财,学恩觉得你也有这能力,就把事情答应下来了,总共要花四千一百块!
  学恩给你发的电报,你没收到蛮?”
  陈安微微皱了下眉头:“收到了,但是没有说多少钱!”
  冯祥中微微摇了摇头:“他觉得你差不多要来考试了,前天又发了一封,他说了的嘛!”
  “前天啊…我还没收到!”
  那么点事情,为啥子就不能一次性说清,非要分两次?
  幸好,估算得挺准!
  陈安苦笑着摇摇头:“还好,我钱带够了!”
  就在这时候,将陈安送到县城的司机找了进来:“安娃子,我想趁时间早,早点回去!”
  不用说也知道,这是要车费了。
  陈安把人拉住:“忙啥子,跑了这一路,还啥子都没有吃,要是让你就这么空着肚子走了就是我的不是了…阿公,帮忙弄顿饭撒!”
  冯祥中愣了一下,一拍脑袋:“看看我,都老糊涂了,只顾忙着说话,没想起来你们还没吃饭,这就去做!”
  他说完,忙着往厨房里走。
  陈安和冯丽荣也跟着去帮忙,烧火的烧火,洗菜的洗菜,不到半小时,几个菜端上桌,招呼着司机美美地吃了饭。
  付了车费,在司机离开后,暂时没什么事儿做,冯丽荣陪着冯祥中说话,陈安则是继续看书。
  直到临近傍晚的时候,三人才开始忙着准备骆祥文需要的饭菜。冯学恩下班回来,也来帮忙,又细细跟陈安说了一遍买房子的过程,让陈安确信事情办得实在。
  问起发电报的事儿,冯学恩只是回了一句:“我只是头一次发电报,晓得个锤子,出现点失误不正常蛮?你龟儿还说我,收到电报,也不见得回我一个!”
  陈安一下子没话说了,不得不承认,他自己也有问题。
  这不是周六周日,晚上没有客人,只有骆祥文他们几个过来,饭菜准备得很丰盛,在几人的邀请下,陈安等人也跟着一起解决了晚饭。
  几人吃得心满意足地离开,陈安也早早地休息。
  第二天一早赶到车管所考试,很顺利地通过,晚上又请车管所几个管事儿的人到老宅吃了一顿,又各自塞了点东西。
  接下来是撵山的好时节,陈安不打算将时间浪费在学车上,准备明年开春的时候再来,而且冬季学车,绝对是件遭罪的事情。
  得了好处,事情很简单地就说通了。
  隔天则是让冯学恩请了假,专门去把卖房的几户人家请到屋里,招呼着吃喝一顿,然后一起到房管所,完成过户手续,把钱结清,算是把事情给办妥了。
  就在当天晚上,陈安找来纸笔,把之前商量好的经营及分配方式,写成协议,陈安和冯学恩签了字,按了手印。
  这事儿办完,冯学恩还一直瞪着陈安:“幺儿,你看看你找的啥子男人,本就是一家子,还签啥子协议,写得一条一条嘞,防我跟防贼一样!”
  冯丽荣一本正经:“舍得把我扔在山里边那么多年的人,是该防着点,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
  冯学恩一下子傻眼,他明显感觉出,哪怕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冯丽荣还是有些耿耿于怀,他心有亏欠,也只能干笑两声,不再多说什么。
  陈安则是将这趟带过来,一应花销后还剩下的七百块钱,交给冯学恩五百:“老丈人,接下来房子该啷个串联打理,该啷个经营,就靠你了,钱不够再给我发电报。”
  剩下的两百,他准备用来在县城买些熬制火锅底料的各种材料带回去,有些东西,比如牛油,在山里不好找,县城更方便买到,最起码,兑换票证会更容易些。
  冯学恩接过钱装兜里:“放心,我明天就去把工作辞了,着手办这个事情。”
  第497章 都是熬
  隔天早上,陈安和冯丽荣拉上冯祥中,在县城的菜市场上好好逛了一圈,大半个早的时间,全都花在挑选各种香料的事情。
  等到所需的东西购置齐全,大包小包地装了十多个蛇皮袋。
  这些东西,都是熬制火锅底料所需。
  冯祥中上了年纪,再让他来熬制这些东西,身体受不了,冯丽荣已经将法子掌握得很好,他倒也放心。
  事情忙完,在街上小摊上随便吃了些东西填饱肚子,陈安没多作耽搁,到县城车队找了一辆车子,装了所有东西,和冯丽荣一起踏上返程。
  在陈安要求下,汽车直接开到盘龙湾家里,卸了东西,打发司机离开,等到把所有东西搬回家归置好,吃了晚饭,已然天黑。
  接下来三天的时间,陈安呆在家里,帮着冯丽荣一起,将各种材料打理出来,趁着冯丽荣现在精神头十足,把底料熬制出来。
  为此,他还专门找村里的木匠,制作了模具,将熬制出底料按量倒入模具,牛油冷却后凝固成一块一块地,装缸里封存起来。
  这是上辈子陈安从那些包装出售的火锅底料上学来的方法,原本很平常,在冯丽荣看来,却是觉得稀奇,连夸这法子好,一块一个锅底,挺方便。
  县城的那些房子,等到打理出来,还需要一些时日,考试已经通过,不需要再整天抱着书背诵,他终于有时间打理其它事情。
  花了一天时间,将菜地旁的那些天麻挖出来,仔细将每一窝的米麻捡出来,然后到杜仲林外边的树林里挖坑,花不少力气上山砍来些有蜜环菌的木头,将这些米麻种了下去,早之前的十多窝天麻,加上后来采药得到的那些,已然扩大到两百多窝,栽了不小的一片。
  第二天,他又去后山,用背篼背回来不少山间腐熟的松树皮、松球等东西,配合野杨梅树下收集来的颗粒腐叶土,弄了不少养殖兰草的基质,将家里那些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二十多盆,长势很好的兰草进行分苗、换土。
  一下子扩大到了五十多盆,一溜地摆放在院墙遮阴的墙根脚和架子。
  就这些兰草,陈安觉得,等到了时机,也会为自己赚不小的一笔钱。
  那是到了九零以后的事情,还有好几年呢。
  到那时候,自己分苗培养出来的,加上撵山、采药,从山里找回来的,完全可以弄成个兰草基地,都是些好兰草,有得赚,反正打理简单,每年分苗,换换培养基质,平日里瞅着干了,浇点水,倒也简单。
  隔天在家里休息,他在早上的时候,专门去看了下石崖上的那些蜜蜂。
  在收苞谷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草坡上那些一簇簇的野坝子已经盛开,今年温度挺好,野坝子大流蜜的时段,相信那些蜜蜂能采不少。
  这又过了那么长时间了,蜂窝里应该会有不少野坝子蜂蜜。
  在石崖下,他看着那些蜜蜂进进出出,每一个回来的,肚子都鼓鼓囊囊的,知道那是满肚子的花蜜。
  打开蜂箱,果然看到里面之前清理掉旧蜂脾的地方,已然又做上了新的蜂脾,装了满满当当亮晶晶的蜂蜜。
  这可是山里比五倍子蜂蜜还要好的野坝子蜜。
  但陈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放弃割取,准备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田间地头的油菜花开了,蜜蜂不愁吃了再割,到时候能割多少算多少。
  现在这时段,已经能明显感觉到晚上的温度下降,如果突然碰到阴雨,很可能就会持续十天半个月,这要是把蜜割了,陈安担心接下来的这个冬天,蜜蜂会有损失。
  尽管家里留了不少油菜蜜,用来喂圆圆、滚滚,也用来预防冬季蜂群缺吃的,他还是没有妄动。
  因为他很清楚,在缺吃的时候用蜂蜜补喂,太容易大面积起盗,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损失更大。
  而等到来年开春,有了油菜花,那就好办多了。
  在检查这些蜂群的时候,他也注意到,还有不少马蜂过来捕捉小蜜,正是马蜂发展到最强盛的时候。
  他当即回了屋子,带上望远镜,提了双管猎枪,准备把这个时段蜂蛹应该很满的那些葫芦包、七里游和大土甲给处理一下。
  刚到院门口,跟在身旁的猎狗忽然纷纷狂吠起来。
  他抬头朝着对面竹林一看,见是耿玉福和大表哥耿元敬顺路而来,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于是转身回了屋子,将东西放下,又迎了出来。
  一碰面,耿玉福就直接说道:“狗娃子,我是来背那些寒号鸟嘞!”
  陈安笑问道:“养殖用的房子建好了?”
  “家里几个娃儿都有兴趣得很,你那天到徐家沟说这个事情,前脚刚走,他哥几个后脚就到山上去砍树了,也没有请啥子人,就我们几个,买了些蚂蟥钉和大钉子,按照你说的法子,在屋子旁边的地里,简单建了一个,也就是花了十多天的时间就搞好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