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去人间看看 第9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村长又带着杏花村走到了宁江府的府城来,没有现在在县城那边进行安置,因为朱氏族的老家在宁江府城这边。
  “这就是宁江府城吗?城墙好高啊!”
  “前面排队那么多人,也不知道还收不收我们才的人。”
  “希望我们村不要被分开吧!”
  “是啊,这人生地不熟的。”
  ………
  “可带户籍?”在城门口的官兵问道
  “带的,我们一个村的户籍都带的。”
  “哦,一个村的?你们倒是逃荒都整整齐齐的。”
  “姓名、籍贯……”
  “禄丰府……”
  “朱姓?本家呀!可是从……”
  “对对对,我们杏花村的都是。”
  村长也没想到在城门口就遇到了其他支的族人,这下好了,估计不会被分开安置了。
  果然,等杏花村的人都登记好,他们就被安排到距离宁江府最近的一个村进行安置,带他们去的衙役也是姓朱的。
  “村长,你是什么字辈?我好称呼”
  “到我这是文字辈。”
  “哟,那你可是我爷爷辈了,村长爷爷,你们这是逃荒回本家了………”
  在衙役滔滔不绝中,村长知道了他们杏花村被安排距离府城近,还有就是没被分开安置,这都是因为在府衙里面有很多的朱姓族人。
  而他们知道了杏花村是当初北上逃荒的族人,自然是会优先安排好自己的族人的。
  从府城走了半个时辰,就到了临江村,村里很大,还有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田地,有人在田里耕地。
  衙役带着他们找到了临江村的村长,进行一番寒暄后知道了杏花村的人是同族的人,就带着他们来到临江村河对面的位置说道:“村里都住满了,也就这边的地方宽敞,够你们建房子开荒的。”
  “说起来,这里原本就是你们这一支住的地方,只是百年过去,曾经的都没有了。”
  “村里还有一些空房子,你们看怎么安排几家合住一下,等房子建好在搬过来住,南方的春天可是经常下雨,又潮湿的。”
  “那房租怎么算?”
  “都是同族的人,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们住进去就是了,爱惜房子就好。”
  “哎,谢谢了老哥。”
  “嗨,谢什么,走,我带你们去空房子看看,先收拾今晚好过夜,量地什么的明天再过来。”
  “哎,哎!”
  ………
  杏花村合并到了临江村,现在是临江村村民了,而他们与原来的临江村村民隔着一条河,彼此都有距离,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矛盾就是了。
  临江村距离府城近,挣钱的都到府城买房子住或者是去做生意去了,村里的房子也就空闲下来了。
  铁木一家跟着他们邻居一家合住一个院子,房间大家挤挤也刚好够分。
  当然是男的住一起,女的住一起才够的。
  第二天量了地基,开荒那是你家开多少就有多少,反正前三年不用交税,不过也是先把自己要开荒的地量出来,别到时候扯皮了就不好了。
  第三天,杏花村每家每户都派了当家人去府城,回来后就是跟着过来建房子的人,当然那些打下手的就去找临江村的人。
  不过这边三月份已经开始春耕了,并没有找到多少人,还是只能自己干。
  他们逃荒路上,铁木安排了杏花村的人去灭了一个土匪寨,大家分了钱,每家每户是有钱建房子的。
  铁木在杏花村后山那里还找到了几株人参,就是年份不怎么大,好在卖了也能换个几十两银子是有的。
  “叔,我们家建青砖瓦房吧!再过两年,大哥该成家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村里大家现在都不缺钱,估计建青砖瓦房的人不少,我们家也不打眼,你也别说你大哥,你今年也也十一了,距离成家也没几年。”
  “叔,我还小。”
  “都半大小伙子不小了,反正你们两兄弟要成家,不如就建大一些,你登记时自己立了一户,不如你自己建一个院子?”
  “嗯,也可以,就建在叔家旁边。”
  “行,我知道你不差钱,不过我们也要为以后做打算不是?你们两兄弟可没什么手艺。”
  “叔,现在我们先把房子建好,把地开荒了,要不要买头牛呀!不然开荒到什么时候去了。”
  “牛是要买的。”
  ………
  就这样,第三天叔侄爷俩一起去的府城,回来带回了一头牛还有一牛车的东西回来。
  当然其他人也是置办了很多东西的,之前那些钱都没地方花,如今到了地方安定下来,可不就买买买嘛!
  而村里的人都决定建青砖瓦房,可把砖厂的老板高兴坏了,还有就是村里人也是很高兴,因为对面建房子,他们找村里人去帮忙,开工钱的。
  而临江村木匠一家也非常高兴,因为来预定家具的也很多。
  铁木一家是觉得在府城买家具的,也已经预定了,实在是村里木匠都接不过来,都把生意介绍给府城认识的人家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买了牛,开荒是要快很多,开荒和建房子是一起进行的,如今都到春耕了,多开一些地出来也好早点种粮食下去。
  婶婶跟铁花需要准备中午来建房子人的伙食,而铁石跟铁木就带着牛犁地开荒,叔叔要监工跟着一起建房子。
  先建的是叔叔一家的院子,铁木排在后面建。
  而规划荒地开荒时也是在一起的,而且现在还在一起住,先开谁家的也不重要了。
  抓阄去选择的地开荒,是铁木去抓阄的,他都没用什么神识偷看,但是运气不错,他们两家现在开荒的地很肥沃。
  “铁木,还是你运气好,看你选择的地都是肥沃土地,开荒都没什么石头就是一些树根。”
  “大哥,这些以前本来就是田地的,只是后来没人种了才会荒废。”
  “说的也是啊,我们祖先从这里逃荒去了北方,我们又从北方逃荒回来了族地。”
  “说啊!谁说的准呢?”
  “有牛犁地开荒就是快呀!就我们两个一个月下来都开荒好几亩地了,房子也建的差不多了,过几天就能住进去了。”
  “是啊!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大哥。”
  “我们如今不缺钱了,不如等忙完了,你去读书吧!铁木。”
  “大哥怎么不去?”
  “我都十四岁,读书就没必要了。”
  “那我也十一岁了呀!”
  “你从小就比我聪明,你去读书肯定能学的下去,我之前听七爷爷家的堂哥读书,我都犯困,我就不是读书的料。”
  “额……”
  “以后再说吧!房子建好了,我们还需要抓紧开荒,衙门可是规定了开荒时间的。”
  “放心啦!现在就我们两个开荒,一个月都开这么多,等房子建好,我们一家人开荒会更快的。”
  “对了,铁木,这土豆红薯玉米真的有衙门说的高产吗?”
  “应该是吧,对面村的人不是都种吗?他们都种几年了,肯定是高产呀!而且我们现在春耕才开荒,自然是只能种这些。”
  …………
  铁木觉得自从来了临江村安家后,大哥就变得话多了,开荒那么累,他还能天天说那么多话。
  而且对面村子的八卦他也知道的很多,可能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男孩子都精力旺盛吧!
  原主因为爹娘去的早,虽然有叔叔婶婶一家照顾,不过还是养成了有一些内向的性格,曦月从女的进入到男的身体里面,多多少少也做不到跟男的一样。
  好在原主的性格可以保持,如果让他变成活泼开朗的,那才是难为自己了。
  第一年,根据临江村原本村民的推荐,他们都种上了高产粮食,而看着长势喜人,也就放心很多,因为他们在杏花村时种的可是麦子高粱这些的。
  还知道这边是种水稻的,杏花村的人都没种过,就跟对面的人学技巧,而因为是都是族人的原因,都是乐意教的。
  而江宁府就是女主老家所在的地方,怪不得他们在北方没听说过什么高产粮食,而这里的人已经都开始种了好几年了。
  不过今年会全部推广出去,再过几年,整个国家都会种上高产粮食的,而现在北方的情况不容乐观,还是打仗节节败退。
  在江宁府也收到了不好的消息,不过他知道,男主很快就会扭转乾坤的。
  做为从禄丰府逃荒过来的人来说,听说打仗战败,还留下在北方的人,后果可想而知是什么了,他们虽然全村逃荒过来的,可是路上还是死了一些人。
  都是身体特别差,或者是家里原因导致的,只是比起原主记忆里的,要好太多了。
  开荒开了四个月,二叔一家要的三十亩地还有铁木要的三十亩地都开荒完,也都种上了东西。
  这还是有牛犁地,一家人齐心协力下开出来的,不然靠锄头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好。
  而从春天月份一直开荒到夏天,天天晒太阳,都晒黑了,铁木有点嫌弃现在的样子,实在是跟黑炭一样了。
  若这个身体是女的,他还可以带一个帽子,问题这个身体是男的,在别人都没带的情况下,自己带了就好像有点不合群一样。
  进入八月份开始,地里种的土豆、红薯、玉米都开始陆陆续续的熟了,不过因为种的时间有早有晚,倒是有的熟了,有的还没成熟。
  而江宁府这边,天气冬天都还是很暖和,这些庄稼才能这么种。
  “铁木,地里的成熟的都收了,我送你去对面的私塾读书吧!”二柱说道
  “大哥不去吗?”铁木问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逃荒路上,听仁寿读书他都能睡着,不是读书的料,再说了,送你去读书,是用你自己挖人参的银子,我也不要求你金榜题名的,不过认识几个字,别以后被人骗了就可以。”
  “那我去学习认字,回来我就教你们一起认字,这样我们大家都不会被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