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婚正配 第104节
从小姐服药“晕倒”后,大人便不假人手,亲自照料小姐,每日都给小姐净身,将小姐腕上不知何时有的伤口处置好。
日日与小姐同眠。
大人那平静的神色,却令人心生恐惧。
大人不让她们再踏进正房半步,她们却总能听到正房中传出的金属碎声。
眼瞧着事情已逐渐脱离预期,赵盼生急得不行。
她不知为何大人还不准备操办丧事,不操办丧失她怎能借机将小姐挪出去?
这几日过去,连伤心欲绝的李嬷嬷都肿着眼接受了小姐骤然离世的事实。
她壮着胆子去问可要备后事。
“别说人还没死呢。”
谢琅撩起眼皮冷眼掠过她,“便是人死了……我谢府,停灵月余。”
月余人都烂了!
整个嘉兰苑都惊了,大人莫不是疯了!
待护卫围住嘉兰苑时,他们才猛然发现,大人已将这消息死死封锁在嘉兰苑中。
连世安苑那边都不知这边出了何事。
算来她也快醒了,谢琅一直守着她,没甚心思出门,忽觉外头好生无趣。
可摄政王的副将亲自来请,说王爷特在王府办宴,宴请百官相商北戎北羌侵扰边疆之事,身为摄政王左膀右臂的谢琅,不得不去。
“我去去便回。”
他坐在床榻上抚过她浓稠的发丝,低声与她说,也不知她能否听见。
谢琅头疼至极,仿佛炸裂。他过去怎不知她脾性这样大。
将要踏出正房,谢琅回眸看向床榻上乖巧的她。
脑中好似有另一人在沸腾叫嚣——好想将她吞入腹中,日日携带。
“一会儿给你们小姐喂些鸡汤。”他吩咐道。
说罢等副将再次催促时,才不得不离开。
正房门徐徐合上。
在终于等不见他的脚步声后,床榻上的女人终于睁开了眼。
这几日虽不能动,却对周遭发生的事隐有感觉。
就被她发现,谢琅心里好像不是没有她。
他甚至好像不知他心中有她。
可是太晚了。
他没想明白,正好。
七日未动,她尚且虚弱,当初表兄说用这药醒来后得缓一会儿,她便不急。
她听着外面的动静,没一会儿听到了赵盼生与人争吵,终于听明白了。赵盼生行为异常,早被人盯住。护卫跟在她左右,几乎上是寸步不离。李嬷嬷与青橘也是如此。
如此护着她,好像怕她被抢走一般,柳清卿轻嗤。
不知他作的什么戏,许是给 摄政王府看的罢。
忽然,正房门被推开,林眉端着鸡汤进来。
看到小姐睁着眼手肘正拄着床榻仿佛要起身,林眉惊诧不过一瞬便不动声色关上房门,将袭袭冷风与窥探的视线阻挡在外面。
走到床榻边,默不作声将汤碗凑到小姐唇边并无交谈的意思,柳清卿怔了怔,便就着她的手喝了下去。
暖融融的鸡汤进了肚子,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林眉又跟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变出个白馒头塞进她手里。
“吃。”
怕外头人发觉有异,林眉用嘴型示意。
柳清卿接过馒头,垂眸时目光扫过脚腕上的锁链,示意林眉凑过来,林眉仔细听着。
林眉端着空汤碗出去,寻了个小丫鬟来,待小丫鬟进门后便一记手刀将人砸晕抱到床榻上,将外衫脱下来递给小姐……
没想到从前细微的善念却铺就成了逃生之路。
深夜,雨幕深重,林眉一如既往低首下心地把着墙根走,身后跟着个不起眼的小丫鬟。
嘉兰苑的下人都知夫人身旁有个沉默寡言甚至有些窝囊的仆妇,平日不声不响的,不是夫人身边最得力的。
论处事比不上后头一起进府当差的赵盼生,论情分不如夫人出嫁带来的青橘,更别提是夫人心腹的李嬷嬷了,她总低着头少言寡语,故而大家也并不把她太当回事。
柳清卿试了半天取不下铁链,便将其藏于裤内又穿过衣袖在手中攥着,一路小心,生怕出声引人注目。
事急从权,她也没空揣摩谢琅为何给她栓上锁链。还好锁链不重,也算绝处逢生,也算老天怜惜她。
林眉就在前头带着她,弯弯绕绕出了府。
再踏出侯府的门,柳清卿来不及望天感慨,生怕被发觉,只闷头赶路。
她们得赶在宵禁前出城门。
腿脚不能停,脑袋里也想着法子,将到城门时却见那头卫兵较之前多上一倍有余,又适逢雨天,出城入城的人少。柳清卿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两个女子此刻孤单单出去,太显眼了。
就在城门守卫转头,搜寻的目光将要落到她身上时,林眉扯着她的手腕将她拽进一旁小巷。跟走迷宫似的在里头弯弯绕绕。
最后推开一座破落的院门,院里野草比人都高,屋门破烂栽歪着,房梁上的蛛丝密布。林眉带她绕到后罩房最东那间,挪开松散的木柜露出一个不大不小却够一人通行的洞。
“小姐,出去就是城外了。”
不过她们这么出去肯定不行,脸上早被雨水打湿,林眉就地取材抹了一手地灰便往脸上擦,扭头还给柳清卿脸上也抹上几把。有厚重的蓑衣蓑帽遮着,避开人应不会引起注意。
林眉不知又从哪搜罗了两个破烂漏洞的竹筐,又从院子里薅上几把野草放进筐里。
见柳清卿惊愕,林眉垂眼躲开视线后解释,“我自幼长在这,小时候总避开人去山上割野菜。后来成亲,又得躲着那人过活。”
便练出了这点求生本领,在这城中,总知道从哪逃跑能安全。
顾不得旁的,俩人得趁天大黑之前走。
林眉先钻过洞后见外头矮木丛里没有异样才让小姐出来,又捡了两根木棍递给小姐。
“累了省力,走在山里也可打打野草,吓走蛇虫。”
柳清卿领情道谢,林眉垂着的眼毛震动两下。
冷雨噼啪砸在身上,冷得浑身颤抖。怕后头有追兵,两人不敢在路上走,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沿着山根走,借着密林掩去踪迹。
忽然有几匹快马疾驰而过,林眉拽她蹲下,柳清卿心咚咚跳。等没了马影,两人才起来继续走。
还好有林眉带路,若不然她定得被捉回去。
林眉少言少语,连这时候都半点不问。柳清卿跟在后头,却觉得安心。
也不知李嬷嬷与赵盼生如何了,她给她们留了银钱和信,这回不能带她们一道走了,不然她定会被谢琅捉回去。
一想到回到侯府,想起侯府地下那与摄政王府相连的地道,她就不禁打寒颤。
他们位高权重心思深沉,各有各的思虑,她却不是。她只想关上门好好过日子。
一家人没遮掩一条心,热心热肺的。她现在是怕极了这些玲珑心肠的贵人。
走出离城门足够远,前面两个岔道,一边是往金山寺,一边是往庄子。林眉停住,回头安静等主子做出选择。
柳清卿抬手指向金山寺,林眉便点头,脚步一转往那般去。
别说林眉这性子此时却显出益处,明明是场慌忙的逃亡路,落在她眼中好似寻常去寺庙上香,连带着柳清卿也没那么忐忑。
金山寺在京郊最高的山上,密林层叠。树叶被秋雨拍打,影影幢幢好似鬼影,柳清卿不敢多看。
选这是因为当初她与谢琬琰劳烦主持施粥,还算有些许交情。再,此时谢琅不知。她在寺庙稍加安顿休整便出发,等谢琅层层排查找到这时,她应早已远走高飞。
谢琅虽不知,摄政王府的公子,她那同母异父的弟弟,穆子应……
哦不,现在应叫他李郢才对。
李郢却知晓施粥一事,当时柳清滢也跟着来,还气恼将头戴的簪子拔出来让他换钱。
柳清卿只能赌他们尚未通气,瞧之前的模样,他们应是各有打算。
这也是一步险招,柳清卿却别无他法了。
果真如她所想,好不易到了寺庙门口,小沙弥见是她,忙将她迎了进去。
道是主持近来正在闭关,无法前来会面。
柳清卿不在意这些,只说是歇个脚等雨停。又问可有干净的衣服?
她们这一道虽着蓑衣,身上早就被雨淋透。
小沙弥给她们安排在一间隐秘的寮房,事急从权,小沙弥拿来干爽的居士服,又燃了炭盆送进来便退下。
林眉便起身要伺候柳清卿脱下外衣,她给烤干。
“都这时候了,我自己来。你也把自己衣服烤干。”
林眉却执拗不干,闷头立在那,仿佛柳清卿不同意她能在这站到天荒地老。
好生倔强的性子。
柳清卿只好顺着她,“你也赶紧换衣,别光烤我的衣服,也烤自己的。”
这回林眉倒听话了。
小姐没说话,她看见那锁链也便装不知。
那边林眉忙,柳清卿正好能静下心思考接下来去哪。
如今各地乱情频发,她总不能逃出虎穴又入了狼窝。思前想后忽然觉得郢城不错!
郢城原叫吴州,是摄政王李缙第一座拿下的边城,后改名郢城,现在是其子李郢的食邑封地。听闻因摄政王对这颇为上心,当地主官治理得很好,民富安康。
不限女子经商的令便是从郢城行的。
想到去处,柳清卿沉郁的心情终于有了些许光亮。目光落在林眉身上时,便有几分犹豫。
日日与小姐同眠。
大人那平静的神色,却令人心生恐惧。
大人不让她们再踏进正房半步,她们却总能听到正房中传出的金属碎声。
眼瞧着事情已逐渐脱离预期,赵盼生急得不行。
她不知为何大人还不准备操办丧事,不操办丧失她怎能借机将小姐挪出去?
这几日过去,连伤心欲绝的李嬷嬷都肿着眼接受了小姐骤然离世的事实。
她壮着胆子去问可要备后事。
“别说人还没死呢。”
谢琅撩起眼皮冷眼掠过她,“便是人死了……我谢府,停灵月余。”
月余人都烂了!
整个嘉兰苑都惊了,大人莫不是疯了!
待护卫围住嘉兰苑时,他们才猛然发现,大人已将这消息死死封锁在嘉兰苑中。
连世安苑那边都不知这边出了何事。
算来她也快醒了,谢琅一直守着她,没甚心思出门,忽觉外头好生无趣。
可摄政王的副将亲自来请,说王爷特在王府办宴,宴请百官相商北戎北羌侵扰边疆之事,身为摄政王左膀右臂的谢琅,不得不去。
“我去去便回。”
他坐在床榻上抚过她浓稠的发丝,低声与她说,也不知她能否听见。
谢琅头疼至极,仿佛炸裂。他过去怎不知她脾性这样大。
将要踏出正房,谢琅回眸看向床榻上乖巧的她。
脑中好似有另一人在沸腾叫嚣——好想将她吞入腹中,日日携带。
“一会儿给你们小姐喂些鸡汤。”他吩咐道。
说罢等副将再次催促时,才不得不离开。
正房门徐徐合上。
在终于等不见他的脚步声后,床榻上的女人终于睁开了眼。
这几日虽不能动,却对周遭发生的事隐有感觉。
就被她发现,谢琅心里好像不是没有她。
他甚至好像不知他心中有她。
可是太晚了。
他没想明白,正好。
七日未动,她尚且虚弱,当初表兄说用这药醒来后得缓一会儿,她便不急。
她听着外面的动静,没一会儿听到了赵盼生与人争吵,终于听明白了。赵盼生行为异常,早被人盯住。护卫跟在她左右,几乎上是寸步不离。李嬷嬷与青橘也是如此。
如此护着她,好像怕她被抢走一般,柳清卿轻嗤。
不知他作的什么戏,许是给 摄政王府看的罢。
忽然,正房门被推开,林眉端着鸡汤进来。
看到小姐睁着眼手肘正拄着床榻仿佛要起身,林眉惊诧不过一瞬便不动声色关上房门,将袭袭冷风与窥探的视线阻挡在外面。
走到床榻边,默不作声将汤碗凑到小姐唇边并无交谈的意思,柳清卿怔了怔,便就着她的手喝了下去。
暖融融的鸡汤进了肚子,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林眉又跟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变出个白馒头塞进她手里。
“吃。”
怕外头人发觉有异,林眉用嘴型示意。
柳清卿接过馒头,垂眸时目光扫过脚腕上的锁链,示意林眉凑过来,林眉仔细听着。
林眉端着空汤碗出去,寻了个小丫鬟来,待小丫鬟进门后便一记手刀将人砸晕抱到床榻上,将外衫脱下来递给小姐……
没想到从前细微的善念却铺就成了逃生之路。
深夜,雨幕深重,林眉一如既往低首下心地把着墙根走,身后跟着个不起眼的小丫鬟。
嘉兰苑的下人都知夫人身旁有个沉默寡言甚至有些窝囊的仆妇,平日不声不响的,不是夫人身边最得力的。
论处事比不上后头一起进府当差的赵盼生,论情分不如夫人出嫁带来的青橘,更别提是夫人心腹的李嬷嬷了,她总低着头少言寡语,故而大家也并不把她太当回事。
柳清卿试了半天取不下铁链,便将其藏于裤内又穿过衣袖在手中攥着,一路小心,生怕出声引人注目。
事急从权,她也没空揣摩谢琅为何给她栓上锁链。还好锁链不重,也算绝处逢生,也算老天怜惜她。
林眉就在前头带着她,弯弯绕绕出了府。
再踏出侯府的门,柳清卿来不及望天感慨,生怕被发觉,只闷头赶路。
她们得赶在宵禁前出城门。
腿脚不能停,脑袋里也想着法子,将到城门时却见那头卫兵较之前多上一倍有余,又适逢雨天,出城入城的人少。柳清卿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两个女子此刻孤单单出去,太显眼了。
就在城门守卫转头,搜寻的目光将要落到她身上时,林眉扯着她的手腕将她拽进一旁小巷。跟走迷宫似的在里头弯弯绕绕。
最后推开一座破落的院门,院里野草比人都高,屋门破烂栽歪着,房梁上的蛛丝密布。林眉带她绕到后罩房最东那间,挪开松散的木柜露出一个不大不小却够一人通行的洞。
“小姐,出去就是城外了。”
不过她们这么出去肯定不行,脸上早被雨水打湿,林眉就地取材抹了一手地灰便往脸上擦,扭头还给柳清卿脸上也抹上几把。有厚重的蓑衣蓑帽遮着,避开人应不会引起注意。
林眉不知又从哪搜罗了两个破烂漏洞的竹筐,又从院子里薅上几把野草放进筐里。
见柳清卿惊愕,林眉垂眼躲开视线后解释,“我自幼长在这,小时候总避开人去山上割野菜。后来成亲,又得躲着那人过活。”
便练出了这点求生本领,在这城中,总知道从哪逃跑能安全。
顾不得旁的,俩人得趁天大黑之前走。
林眉先钻过洞后见外头矮木丛里没有异样才让小姐出来,又捡了两根木棍递给小姐。
“累了省力,走在山里也可打打野草,吓走蛇虫。”
柳清卿领情道谢,林眉垂着的眼毛震动两下。
冷雨噼啪砸在身上,冷得浑身颤抖。怕后头有追兵,两人不敢在路上走,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沿着山根走,借着密林掩去踪迹。
忽然有几匹快马疾驰而过,林眉拽她蹲下,柳清卿心咚咚跳。等没了马影,两人才起来继续走。
还好有林眉带路,若不然她定得被捉回去。
林眉少言少语,连这时候都半点不问。柳清卿跟在后头,却觉得安心。
也不知李嬷嬷与赵盼生如何了,她给她们留了银钱和信,这回不能带她们一道走了,不然她定会被谢琅捉回去。
一想到回到侯府,想起侯府地下那与摄政王府相连的地道,她就不禁打寒颤。
他们位高权重心思深沉,各有各的思虑,她却不是。她只想关上门好好过日子。
一家人没遮掩一条心,热心热肺的。她现在是怕极了这些玲珑心肠的贵人。
走出离城门足够远,前面两个岔道,一边是往金山寺,一边是往庄子。林眉停住,回头安静等主子做出选择。
柳清卿抬手指向金山寺,林眉便点头,脚步一转往那般去。
别说林眉这性子此时却显出益处,明明是场慌忙的逃亡路,落在她眼中好似寻常去寺庙上香,连带着柳清卿也没那么忐忑。
金山寺在京郊最高的山上,密林层叠。树叶被秋雨拍打,影影幢幢好似鬼影,柳清卿不敢多看。
选这是因为当初她与谢琬琰劳烦主持施粥,还算有些许交情。再,此时谢琅不知。她在寺庙稍加安顿休整便出发,等谢琅层层排查找到这时,她应早已远走高飞。
谢琅虽不知,摄政王府的公子,她那同母异父的弟弟,穆子应……
哦不,现在应叫他李郢才对。
李郢却知晓施粥一事,当时柳清滢也跟着来,还气恼将头戴的簪子拔出来让他换钱。
柳清卿只能赌他们尚未通气,瞧之前的模样,他们应是各有打算。
这也是一步险招,柳清卿却别无他法了。
果真如她所想,好不易到了寺庙门口,小沙弥见是她,忙将她迎了进去。
道是主持近来正在闭关,无法前来会面。
柳清卿不在意这些,只说是歇个脚等雨停。又问可有干净的衣服?
她们这一道虽着蓑衣,身上早就被雨淋透。
小沙弥给她们安排在一间隐秘的寮房,事急从权,小沙弥拿来干爽的居士服,又燃了炭盆送进来便退下。
林眉便起身要伺候柳清卿脱下外衣,她给烤干。
“都这时候了,我自己来。你也把自己衣服烤干。”
林眉却执拗不干,闷头立在那,仿佛柳清卿不同意她能在这站到天荒地老。
好生倔强的性子。
柳清卿只好顺着她,“你也赶紧换衣,别光烤我的衣服,也烤自己的。”
这回林眉倒听话了。
小姐没说话,她看见那锁链也便装不知。
那边林眉忙,柳清卿正好能静下心思考接下来去哪。
如今各地乱情频发,她总不能逃出虎穴又入了狼窝。思前想后忽然觉得郢城不错!
郢城原叫吴州,是摄政王李缙第一座拿下的边城,后改名郢城,现在是其子李郢的食邑封地。听闻因摄政王对这颇为上心,当地主官治理得很好,民富安康。
不限女子经商的令便是从郢城行的。
想到去处,柳清卿沉郁的心情终于有了些许光亮。目光落在林眉身上时,便有几分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