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婚正配 第94节
她担忧的却是另一件事,“嘉姨您……”
她不知如何问,也不知她作为小辈是否该问。可她觉得嘉姨在侯府此举太险,如同火中取栗一般……
夏如是示意她凑近,待柳清卿靠近后,贴近她耳边告诉她一个小秘密。柳清卿惊愕地瞪大了眼。
夏如是眸中带笑,拍了拍她窈窕细腰,又嘱咐了一句,“趁着年轻多瞧瞧,莫急着生儿育女。”
柳清卿还想说什么,夏如是打断她,“好了,时间不等人,快去吧。有事写信到珈蓝茶庄即可,我看得到。”
便是再不舍,也到了离别之时。
柳清卿忽然重重抱住嘉姨,将头埋在她颈侧。她还是初次这般抱长辈,许多无法言说的话语都在这了。
夏如是也轻叹口气,抱住她,一一嘱托,“日后小心些,出门行走寻个稳当的护卫。若你自己寻不到,便去珈蓝茶庄找管事,他会帮你办妥。在外头吃饭也要当心,外头坏人多,不能轻信……你模样好,戴好面纱……”
柳清卿哽着喉咙,咬住唇内软肉生怕自己哭出声。
“快走吧,我们总有重逢之日。我看着你去,快去。”
柳清卿猛地转过身,悄悄抹掉泪痕,头也不回地大步往前走。
却一边走,眼泪一边往下掉。
她不敢再擦,生怕嘉姨发现她哭也跟着难受。直到出了石道,她才躲在巨石后头赶紧擦净脸上的泪水。
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她按住衣襟中的和离书。
趁着天色尚亮,雨也未下。
她回正房将行囊最后理一遍。
偏院的嫁妆适才已被老夫人已旁的由头派人运了出去。
她将谢琅给她的她全留在了嘉兰苑,除却那枚夜明珠和他赠的毒粉。
又将一份和离书用定亲时他赠的玉佩和那双翠玉镯压在八仙桌上。
万事俱备,她头也不回地走出正房。
李嬷嬷她们几个正等在院门口,柳清卿牵了牵唇角,向她们走去。
柳清卿行至嘉兰苑的垂花门处,却忽然止步,她转身将这整个院子都看进眼底。
应是今生的最后一眼了,走到如今这步,心中难免怅然。
要走了,高兴之余,她却有丝难过。
她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嘉兰苑,想来再无重来之日,断然回头,向外走去。
再会了。
不对……
应是……再也不见。
第58章 到此时,谢琅都并不以为柳……
一行人向新赁的宅院而去。
老夫人让她用侯府的马车,但既和离,再用侯府的马车并不合适。今日晌午她让林眉去租了一辆车来。
并未买车一是贵,二是不日便要离开京城,这钱花得不值当。
她自幼手紧,惯没安全感,便是如今有些银钱也得仔细打算。
赵盼生办事妥当,赁下的宅院在城东,城东平民住得多价钱低些,但离兵马司极近。
兵马司负责护卫京城治安,便是她们都是女眷,这边兵马司活动密集,小偷小摸的小贼不敢来,饶是江洋大盗也得掂量掂量来了可能全身而退?
主仆几人打量着,都很满意。
李嬷嬷更是直拍赵盼生的肩膀,以示赞许。
赵盼生双眼亮晶晶的,朝青橘和林眉笑,露出雪白的牙齿。
因离兵马司近,这巷子住的多是兵马司的小官。瞧着巷子还挺干净,有妇人坐在门口正一边择菜一边闲聊,见陌生的马车驶进小巷,纷纷探头打量。
哟,好生貌美的小女子。
再撩起眼皮仔细一瞧,可惜梳得是妇人簪。
如今新朝刚立十余年,与前朝待妇人严苛不许抛头露面不同,今朝倒是鼓励妇人出来行走,做做生意甚的。婚嫁上也不似前朝立贞节牌坊,朝廷鼓励和离再嫁。若不和便分开,凑在一起遭受磋磨算什么事。
故而邻里瞧见柳清卿梳得妇人簪,一行人又全是女眷,也没他想。
只觉得这小娘子肤若凝脂,恍若仙子下凡,让人不敢细瞧呢。周遭裹着轻灵之气,打眼一瞧便不是等闲人家养出来的,一看就是贵人。
柳清卿不知旁人所想,正急着进院子。
如此急迫而来,即便她明日能顺当与表兄离京,她也得安顿好李嬷嬷她们。
到院门前站定,柳清卿定睛打量这宅院。
两扇木门上着黑漆,深灰瓦顶,浅灰石阶。虽干净立正,但上头漆色不匀,边缘的木头开裂,与雅致的柳府都没得比,更别提富丽堂皇的侯府。
“小姐,快推门进去瞧瞧。”李嬷嬷等不及。
柳清卿扭头朝她笑,双手贴在不算平整的门上微微用力,两扇木门吱呀一声徐徐敞开,露出这院中的真切景象。
虽说算个两进的院子,与侯府相比怪朴素的。
这便是柳清卿第一眼所想。
青砖灰瓦,院子地面也铺满了石板。
这院也有个垂花门,垂花门将这二进小院分成了前院后院。
干干净净,放眼望去,一棵杂草都无,院墙上也无青苔。靠着墙开辟了一小拢菜地,菜地最末尾还支着木架子。
那木架子柳清卿瞧着眼熟,跟世安苑的葡萄架好生相似。
能看出之前主家虽不算富有,但还算爱护,若是好生收拾,应很温馨。
李嬷嬷顿时来了干活的劲头,将包袱往厢房一放,便去找扫帚。
午起下的雨现下虽停了,院中却积了几处水洼。
赵盼生和青橘哪能让李嬷嬷干这粗活,纷纷去抢扫帚,并让李嬷嬷替小姐将正房拾掇好,小姐也好能歇息。
李嬷嬷听了觉得有道理!将扫帚撒手,就朝正房去。
赵盼生推着青橘去厨房,青橘忙去厨房忙碌。
好在这院虽不大,东西却还算全,炉灶完好,铁锅尚好。
适才还略显寂寥的小院,霎时便热闹起来了!
李嬷嬷忙将正房收拾出来,正房分成三间,中间是堂屋,东侧是卧房,西侧摆着桌椅做成了书房。
李嬷嬷刚将卧房理净,让小姐快快进去歇息。柳清卿不肯,李嬷嬷却难得强硬将人直推到床榻上,神秘兮兮道:“这被褥我晾了好几日,小姐试试睡着可好?”
看着李嬷嬷满面喜意,柳清卿便遂了她的心意。
她在床榻上侧躺,闭上眼眸听着外面热闹忙碌的声响,只觉得胸口发烫,而这股烫意,直冲眼里。
两进的院子只有她们四个忙碌,到底有些捉襟见肘。原嘉兰苑的几个仆妇还是想留在侯府,她也并未强求。
随她风雨飘摇,哪有侯府遮风避雨好。
她想着是否也得再买些仆人来?但她不知何时才能回,一时便未想好。
这般想着,居然真就睡着了。
还是赵盼生来将她唤醒的,这一觉睡得沉,再醒来外头天色已暗。门外传来喷香的味,之前不曾闻过,令人口舌生津,柳清卿立时醒透,肚子咕噜一声,这才发觉饿了。
穿过卧房与堂屋中间的门,便见八仙桌上摆了好大一瓷碗。走近一瞧,里头有菜丝与肉块,闻着香,但没见过呢。
柳清卿看向青橘,青橘红了脸,羞赧道:“小姐这是我前阵子新学的汤,您尝尝可合胃口?”
众人眼眸亮晶晶看向她,好似都仔细探究地想从她眉梢眼角找出一丝难过忧伤。
柳清卿恍若未觉,招呼她们,“那快来一齐尝尝。”
李嬷嬷嗔道:“小姐先吃,我们等等便是!”
柳清卿:“日后不管,今日便当新宅第一顿,我们一起吃。”
几人一听这话,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赵盼生与青橘害羞似的推来推去,柳清卿托腮耐心等着,分明有那么一股你们不坐下我也不端碗的倔强,李嬷嬷见状这也妥协,“那我去拿碗筷。”
青橘抢着跑在前头:“我去就成,哪至于让您跑一趟。”
赵盼生也紧随其后小跑过去。
两个年轻人轻而易举将李嬷嬷落在后头,李嬷嬷无奈指着她们背影佯装怒骂,“你们呀!”
柳清卿将这一幕纳入眼中,每个人瞧着都与在侯府不同,面上遮不住的笑意。
今日雨凉,恰是喝热汤的好时候。
青橘说这新熬汤叫胡辣汤,吃起来暖胃肠,又烙了椒盐饼子,上头还缀着芝麻粒,喷香喷香的。
一人一碗汤,一张饼,吃得鼻尖冒出汗珠,别提多过瘾了!
一口胡辣汤吞入腹中,整个身体都跟着暖起来。再咬口饼子酥脆的外皮,口舌生香,好生爽快!
柳清卿今日胃口甚好,就着这新奇热汤吃光一饼,放下瓷碗,她长出口气。
这新生活的开端瞧着很好!
转念又想,也不知谢琅此时可回府中?
若回府中,可见到她留下的和离书了?
-
两个时辰之前。
谢琅一反常态,踏着落日余晖早早回到府中。
自进府门,便察觉不同。
下人都浑身紧绷,自以为深藏不露地瞥眼探究打量他。谢琅视若无物。
她不知如何问,也不知她作为小辈是否该问。可她觉得嘉姨在侯府此举太险,如同火中取栗一般……
夏如是示意她凑近,待柳清卿靠近后,贴近她耳边告诉她一个小秘密。柳清卿惊愕地瞪大了眼。
夏如是眸中带笑,拍了拍她窈窕细腰,又嘱咐了一句,“趁着年轻多瞧瞧,莫急着生儿育女。”
柳清卿还想说什么,夏如是打断她,“好了,时间不等人,快去吧。有事写信到珈蓝茶庄即可,我看得到。”
便是再不舍,也到了离别之时。
柳清卿忽然重重抱住嘉姨,将头埋在她颈侧。她还是初次这般抱长辈,许多无法言说的话语都在这了。
夏如是也轻叹口气,抱住她,一一嘱托,“日后小心些,出门行走寻个稳当的护卫。若你自己寻不到,便去珈蓝茶庄找管事,他会帮你办妥。在外头吃饭也要当心,外头坏人多,不能轻信……你模样好,戴好面纱……”
柳清卿哽着喉咙,咬住唇内软肉生怕自己哭出声。
“快走吧,我们总有重逢之日。我看着你去,快去。”
柳清卿猛地转过身,悄悄抹掉泪痕,头也不回地大步往前走。
却一边走,眼泪一边往下掉。
她不敢再擦,生怕嘉姨发现她哭也跟着难受。直到出了石道,她才躲在巨石后头赶紧擦净脸上的泪水。
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她按住衣襟中的和离书。
趁着天色尚亮,雨也未下。
她回正房将行囊最后理一遍。
偏院的嫁妆适才已被老夫人已旁的由头派人运了出去。
她将谢琅给她的她全留在了嘉兰苑,除却那枚夜明珠和他赠的毒粉。
又将一份和离书用定亲时他赠的玉佩和那双翠玉镯压在八仙桌上。
万事俱备,她头也不回地走出正房。
李嬷嬷她们几个正等在院门口,柳清卿牵了牵唇角,向她们走去。
柳清卿行至嘉兰苑的垂花门处,却忽然止步,她转身将这整个院子都看进眼底。
应是今生的最后一眼了,走到如今这步,心中难免怅然。
要走了,高兴之余,她却有丝难过。
她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嘉兰苑,想来再无重来之日,断然回头,向外走去。
再会了。
不对……
应是……再也不见。
第58章 到此时,谢琅都并不以为柳……
一行人向新赁的宅院而去。
老夫人让她用侯府的马车,但既和离,再用侯府的马车并不合适。今日晌午她让林眉去租了一辆车来。
并未买车一是贵,二是不日便要离开京城,这钱花得不值当。
她自幼手紧,惯没安全感,便是如今有些银钱也得仔细打算。
赵盼生办事妥当,赁下的宅院在城东,城东平民住得多价钱低些,但离兵马司极近。
兵马司负责护卫京城治安,便是她们都是女眷,这边兵马司活动密集,小偷小摸的小贼不敢来,饶是江洋大盗也得掂量掂量来了可能全身而退?
主仆几人打量着,都很满意。
李嬷嬷更是直拍赵盼生的肩膀,以示赞许。
赵盼生双眼亮晶晶的,朝青橘和林眉笑,露出雪白的牙齿。
因离兵马司近,这巷子住的多是兵马司的小官。瞧着巷子还挺干净,有妇人坐在门口正一边择菜一边闲聊,见陌生的马车驶进小巷,纷纷探头打量。
哟,好生貌美的小女子。
再撩起眼皮仔细一瞧,可惜梳得是妇人簪。
如今新朝刚立十余年,与前朝待妇人严苛不许抛头露面不同,今朝倒是鼓励妇人出来行走,做做生意甚的。婚嫁上也不似前朝立贞节牌坊,朝廷鼓励和离再嫁。若不和便分开,凑在一起遭受磋磨算什么事。
故而邻里瞧见柳清卿梳得妇人簪,一行人又全是女眷,也没他想。
只觉得这小娘子肤若凝脂,恍若仙子下凡,让人不敢细瞧呢。周遭裹着轻灵之气,打眼一瞧便不是等闲人家养出来的,一看就是贵人。
柳清卿不知旁人所想,正急着进院子。
如此急迫而来,即便她明日能顺当与表兄离京,她也得安顿好李嬷嬷她们。
到院门前站定,柳清卿定睛打量这宅院。
两扇木门上着黑漆,深灰瓦顶,浅灰石阶。虽干净立正,但上头漆色不匀,边缘的木头开裂,与雅致的柳府都没得比,更别提富丽堂皇的侯府。
“小姐,快推门进去瞧瞧。”李嬷嬷等不及。
柳清卿扭头朝她笑,双手贴在不算平整的门上微微用力,两扇木门吱呀一声徐徐敞开,露出这院中的真切景象。
虽说算个两进的院子,与侯府相比怪朴素的。
这便是柳清卿第一眼所想。
青砖灰瓦,院子地面也铺满了石板。
这院也有个垂花门,垂花门将这二进小院分成了前院后院。
干干净净,放眼望去,一棵杂草都无,院墙上也无青苔。靠着墙开辟了一小拢菜地,菜地最末尾还支着木架子。
那木架子柳清卿瞧着眼熟,跟世安苑的葡萄架好生相似。
能看出之前主家虽不算富有,但还算爱护,若是好生收拾,应很温馨。
李嬷嬷顿时来了干活的劲头,将包袱往厢房一放,便去找扫帚。
午起下的雨现下虽停了,院中却积了几处水洼。
赵盼生和青橘哪能让李嬷嬷干这粗活,纷纷去抢扫帚,并让李嬷嬷替小姐将正房拾掇好,小姐也好能歇息。
李嬷嬷听了觉得有道理!将扫帚撒手,就朝正房去。
赵盼生推着青橘去厨房,青橘忙去厨房忙碌。
好在这院虽不大,东西却还算全,炉灶完好,铁锅尚好。
适才还略显寂寥的小院,霎时便热闹起来了!
李嬷嬷忙将正房收拾出来,正房分成三间,中间是堂屋,东侧是卧房,西侧摆着桌椅做成了书房。
李嬷嬷刚将卧房理净,让小姐快快进去歇息。柳清卿不肯,李嬷嬷却难得强硬将人直推到床榻上,神秘兮兮道:“这被褥我晾了好几日,小姐试试睡着可好?”
看着李嬷嬷满面喜意,柳清卿便遂了她的心意。
她在床榻上侧躺,闭上眼眸听着外面热闹忙碌的声响,只觉得胸口发烫,而这股烫意,直冲眼里。
两进的院子只有她们四个忙碌,到底有些捉襟见肘。原嘉兰苑的几个仆妇还是想留在侯府,她也并未强求。
随她风雨飘摇,哪有侯府遮风避雨好。
她想着是否也得再买些仆人来?但她不知何时才能回,一时便未想好。
这般想着,居然真就睡着了。
还是赵盼生来将她唤醒的,这一觉睡得沉,再醒来外头天色已暗。门外传来喷香的味,之前不曾闻过,令人口舌生津,柳清卿立时醒透,肚子咕噜一声,这才发觉饿了。
穿过卧房与堂屋中间的门,便见八仙桌上摆了好大一瓷碗。走近一瞧,里头有菜丝与肉块,闻着香,但没见过呢。
柳清卿看向青橘,青橘红了脸,羞赧道:“小姐这是我前阵子新学的汤,您尝尝可合胃口?”
众人眼眸亮晶晶看向她,好似都仔细探究地想从她眉梢眼角找出一丝难过忧伤。
柳清卿恍若未觉,招呼她们,“那快来一齐尝尝。”
李嬷嬷嗔道:“小姐先吃,我们等等便是!”
柳清卿:“日后不管,今日便当新宅第一顿,我们一起吃。”
几人一听这话,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赵盼生与青橘害羞似的推来推去,柳清卿托腮耐心等着,分明有那么一股你们不坐下我也不端碗的倔强,李嬷嬷见状这也妥协,“那我去拿碗筷。”
青橘抢着跑在前头:“我去就成,哪至于让您跑一趟。”
赵盼生也紧随其后小跑过去。
两个年轻人轻而易举将李嬷嬷落在后头,李嬷嬷无奈指着她们背影佯装怒骂,“你们呀!”
柳清卿将这一幕纳入眼中,每个人瞧着都与在侯府不同,面上遮不住的笑意。
今日雨凉,恰是喝热汤的好时候。
青橘说这新熬汤叫胡辣汤,吃起来暖胃肠,又烙了椒盐饼子,上头还缀着芝麻粒,喷香喷香的。
一人一碗汤,一张饼,吃得鼻尖冒出汗珠,别提多过瘾了!
一口胡辣汤吞入腹中,整个身体都跟着暖起来。再咬口饼子酥脆的外皮,口舌生香,好生爽快!
柳清卿今日胃口甚好,就着这新奇热汤吃光一饼,放下瓷碗,她长出口气。
这新生活的开端瞧着很好!
转念又想,也不知谢琅此时可回府中?
若回府中,可见到她留下的和离书了?
-
两个时辰之前。
谢琅一反常态,踏着落日余晖早早回到府中。
自进府门,便察觉不同。
下人都浑身紧绷,自以为深藏不露地瞥眼探究打量他。谢琅视若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