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气的一拍桌案,太子这话不是也将他骂进去了?
  “放肆!太子!谁给你的胆子!口出狂言!”
  “皇阿玛!就算我们格格和亲了,蒙古各部有异心,难道就因为我们嫁过去一位格格,他们就不会有异心么?他们就会看在格格的面子上忠心归顺大清么?”
  “太子所言差矣,从太祖打天下开始,满蒙便一直交好,太子乃国之储君,如何能背德忘祖?”胤褆开口说道。
  大臣们都低头闭口不言,皇家内部的事情,皇家内部解决,他们没必要站出来说什么。
  真站出来了,太子说,那就用你女儿和亲吧,到时候哭都不知道去哪哭。
  石静娴对着康熙行了一礼,再次开口:“皇阿玛,大清女子联姻,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从未有过长寿者,如果格格们在蒙古各部受了委屈,我们也鞭长莫及,此等陋习,难道我们还要一直延续下去么?”
  “难道两邦交好,非要落于女子身?那男子有何用。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两邦重任落在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身上,难道男儿寒窗苦读十数载甚至数十载,不是为了定国安邦,只是为了商量送哪家女子去和亲的吗?”
  “儿臣常常听闻,那些男子开口闭口区区女子难登大雅之堂,那为何两邦交好如此重担,要交给区区弱女子?”
  “皇阿玛!联姻抚蒙能解决一时,解决不了一世啊!”
  石静娴跪下来,坚定的看向康熙:“求皇阿玛收回成命!如果因为大清不肯联姻,蒙古各部起了异心,儿臣甘愿为先锋,平定蒙古各部!”
  “胤礽!你放肆!是谁给你的胆子在朝堂之上妇人之仁,大放厥词!你的圣人书都学到了狗肚子里了么!你今日当着朝中文武大臣的面,说出此等背德忘祖,大逆不道之言,朕真是看你昏了头!太子当够了!”
  康熙抓起桌子上的奏折一股脑的丢到石静娴的身上,脸上。
  大臣们这次无人站太子,就连明珠都有些好奇的看向索额图。
  奇怪?这老家伙不是太子吹么?
  今天怎么这么反常?皇上都气成这样了,怎么还不出来求情?
  胤褆看着太子这儿女情长的样子,不禁回想起老九曾经说过的话,太子什么都好,就是这心太软,成大事者需不拘小节,懂得舍弃才是。
  心软成不了大事!
  果不其然,被骂了吧?最好皇阿玛一气之下将他给废了,那才皆大欢喜!
  “皇阿玛!太子二弟太过心软多情,儿臣认为,满蒙联姻怎可说停就停?况且在木兰围场,皇阿玛已经金口玉言应承会将格格嫁给敦多布多尔济,怎能失信于他人?”
  康熙看着跪在地上的石静娴,不发一言。
  想到曾经那个让朝臣满口称赞仁厚德慈的太子,康熙不由有些怀疑,是不是太子太过儿女情长了一些?
  这样的他,真的能担当起大清的国诈么?
  “太子优柔寡断,不识大体,违背祖训!枉顾满蒙交好,置大清于背信忘义之辈!罚太子闭门思过三日好好反省反省。”康熙目光看向一脸神气的大贝勒胤褆。
  “大贝勒木兰围场表现出色,念其常年随朕出征,升其为多罗郡王,赐封号为直。”
  康熙这压一抬一,让不少人摸不清头脑,但可以确定,大贝勒,哦不,现在应该是直郡王,这段日子做得事情,正巧做在了皇上的心坎里。
  石静娴低头应是,谢了恩之后,才默默的站在队伍前方,看着直郡王一脸嘚瑟,不喜不怒。
  下了朝之后,胤祉和胤禛都过来安慰石静娴,石静娴笑了笑,摇摇头,表示没什么。
  “太子二弟,还是太软弱了,照本王说,这不是仁慈,这是软弱,看来太子这三天,需要好好反省反省,至少,知道身为储君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果二弟坐不来这个位置,倒是可以换人坐坐。”
  第八十三章 驱逐张明德
  石静娴听闻直郡王的话,不喜不怒,也不与他争执什么,就那么淡淡的目送直郡王走远。
  康熙自从下了朝之后,便心情有些郁郁,太子目前看来,不贪慕权势,朝事处理的也不错,在用人方面也行。
  就是这个性子,太重情,有些太软了些,到底还是自小便立为储君,让太子少了一些危机,多了一些安逸。
  还需要再磨练磨练才行。
  要知道,未来的国君,最忌讳的就是儿女情长!意气用事!
  而直郡王自从出宫后,嘴角便没有落下过,尤其是在他到了府邸,看见了九阿哥之后,更是开心的咧嘴大笑:“好好好!本王的九弟来了!”
  说完吩咐道:“随安,置办一桌酒席,让本郡王和老九喝两杯!”
  “老九啊,大哥昨天听了你的话,觉得你分析的有道理!果然没错!”胤褆坐在书房看着书房墙面上张明德送给自己的那副“忍”字,心中不屑的撇了撇嘴。
  “皇阿玛为什么没看见我?眼里只有太子,是你说的对!都是平时本王太过谦虚,不懂得表现自己!”胤褆走到那幅字面前,大手一伸,便将墙上的字撕了下来。
  “大哥从木兰围场开始按照你说的,积极表现自己,果真皇阿玛见识到了本王不同寻常之处,封了本王为直郡王!”胤褆高兴的哈哈大笑。
  又看向老九,郑重道:“九弟放心,本王已经考察过敦多布多尔济,他是个不错的男儿,定会好好善待你的姐姐!”
  九阿哥胤禟笑了笑,一脸信任的看向胤褆:“九弟在这多谢大哥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臣弟今日来是因为皇阿玛到了母妃那,听母妃说…”
  胤禟话刚说一半,就见胤褆一脸着急的打探道:“说了什么?”
  “哎。”胤禟低下头,摇了摇头:“皇阿玛对太子很是失望,甚至在宫里说出了后悔封太子的话,看来对太子的失望都懒得遮掩了。”
  胤褆目露沉思。
  等胤禟走了之后,随安禀报,幕僚张明德求见。
  胤褆让张明德进来。
  还没来得及和张明德炫耀自己的累累战功,已经被皇上擢升为直郡王。
  就听张明德进到书房对着胤褆深深一揖。
  “草民恭喜直郡王。”
  胤褆听着这称呼,就开心的不得了,郡王!直郡王!
  他已经比各位兄弟的起步要高,进步要快很多了!
  甚至早早到了郡王位,终于可以和太子有角逐大位之力。
  “免礼免礼。”
  张明德起身看见那幅字被胤褆撤了下来,眉心不由一皱。
  “郡王,恕草民多言,您现在正是风头无二,更应该小心谨慎,处处隐忍,不能为了逞一时之强,自毁前途!”
  张明德指着门外的方向对着胤褆说道:“九阿哥不安好心,撺掇王爷急躁冒进,此举不妥……”
  “够了!”胤褆手掌一拍桌案,看着张明德,有些不高兴道:“你天天告诉本王隐忍隐忍!结果呢!本王依旧是个贝勒,始终没能前进一步,可九弟衷心为我出谋划策,他的提议,让本王轻松获封多罗郡王!”
  “王爷!”张明德气急,他早就在书房门口等着直郡王,自然也没错听胤禟和王爷之间的谈话。
  “王爷为何如此不听劝告!王爷与九阿哥相商之事,无异于与虎谋皮,草民怕王爷反噬其身啊!还请王爷三思!”
  “不必多说了!”胤褆不满的看向张明德,到底还是叹了口气:“今日明德与本王意见相左,就是诸多提议,也不符本王身份所为。”
  “随安!”胤褆对着门外喊道:“给张先生准备一百两纹银,送张先生出府,另谋高就!”
  张明德猛然抬头看向胤褆,待看见胤褆那坚定的目光,到底还是惨然一笑,跪下重重的给胤褆磕了一个头:“草民,告退!”
  看来大阿哥是不准备留下他的命了,他参与了大阿哥这么多的私事,大阿哥怎么会留下他的命?
  但好在,为了让其他幕僚放心追随王爷,王爷也不会在王府周围和王府里对自己下杀手。
  看来,要好好想想自己何去何从了。
  石静娴刚回到毓庆宫,毓庆宫门前再次被人看管了起来。
  比上次好的是,这次居然没有上锁,至少是禁足,不是拘禁。
  胤礽听说石静娴回来,赶紧让碧云去将石静娴请到后院。
  他现在正怀着孩子,努力的为储君之位,添砖加瓦,怎么现在石静娴还开始扯后腿了!
  “你怎么回事?”胤礽看着石静娴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什么我怎么回事?孩子乖不乖啊?”
  “我现在怀着孩子,你就不能省点心?又因为什么惹怒皇阿玛让你闭门思过?你总这样,你觉得朝臣以后还会支持你了么?到时候我就算生孩子生的肚子都烂了,也不能让你安稳的待在太子位上!”
  石静娴看胤礽气呼呼的样子,赶紧安抚道:“你放心,我有分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