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她摸着人的脸,心疼道:“世安,辛苦你了。”
纪宁眼尾的红晕更盛,他张开嘴唇,从干涩的喉咙里呼出一声气音,“伯母。”
淮兰花眼含泪花,俯身拥住他。她虚悬着手掌搂住纪宁的胳膊,一改从前的疾言厉色,轻声慢哄道:
“伯母回来了,以后伯母给你撑腰,没人再敢给你罪受。”
见此情景,房中余下的几人皆为之动容。
早已忍不住的纪全安红着眼从人堆里挤出来,蹲过去拉住纪宁的手,“大哥,我也回来了 。”
纪宁钝钝转眸,喜极而泣,“全安。”
纪全安擤着鼻子,终究是少年心性未消,登时嚎啕大哭起来,嘴里呜咽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
床边,站着的袁四五凑到跟前打趣道:“世安呀,你可算醒了。再不醒,你这伯母真要把我扒皮抽筋。”
淮兰花回头,又开始骂他。阿醉笑着凑上前劝架,几人便这般围着纪宁闹哄哄了起来。
萧元君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禁展颜。
这般难得的场面,他这个外人实在不好掺和。
于是,他转身,悄悄退出了房间。
站在房檐下,萧元君眺望远处。
他并不想走,即便屋内没有他的位置。
这些时日守在纪宁身边,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
但眼下,这种踏实感退散后,取而代之的是难言的惆怅。
纪宁醒了,他很高兴。
可一想到即将面对的是“从前”的纪宁,他便开始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纪宁。
他不想隐瞒他,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坦白。
房中的喧闹没有如预料中那般持续太久,萧元君的思绪戛然中止。
他回头,淮兰花几人依次走了出来。
阿醉走在最后,径直来到他跟前,“陛下,主子请你进去。”
萧元君面露诧异,阿醉什么都没多说,传完话就跟随那几人离了院子。
稍稍稳了稳心绪,萧元君走进房间。
他进去时,纪宁正费力地撑着床,想要坐起来。
见状,萧元君快步走过去,一手搀住纪宁,一手取来枕头垫在他身后。
扶人坐稳,他问:“怎么不再歇会儿?”
纪宁神情倦怠,“不歇了。”
他移开放在萧元君掌中的手,“阿醉同我说了,这几日都是陛下在照顾臣,多谢陛下体恤。”
萧元君见他有意和自己拉开距离,难掩失落。他退后一步,不再靠近,“你我不必客气。”
纪宁请人进来,自然不是只为了感谢,他直入正题,“侯远庭如今在哪里?”
萧元君答:“京都府台。”
“陛下要怎样处置他?”
“由你来定。”
“……”纪宁沉默。
此事不在他的预料之内,虽说侯远庭的确动手了,但他的那一脚其实并无大碍。
纪宁叹道:“陛下,侯远庭没有重伤我,是我……自己的问题。论罪,他不算重罪。”
话虽然没有说明,但他的意思萧元君能够领会。
他没有追问“既然那一脚不重,为何会伤你至此”,就像纪宁亦没有挑明什么叫“是我自己的问题”。
二人各怀心思,却都为对方留有余地。
纪宁刚刚苏醒,身体终究没完全恢复,说了这几句话,呼吸已然有些不顺畅。
萧元君不愿他受累,“你安心养病,有什么事你我日后再说。”
纪宁徐徐看了他一眼,点一点头。
临出门,萧元君忽然驻足,他回头,神情局促,“那日我不是有意失约,全因有密折进宫,处理完时已是深夜。我本想隔日一早来找你,结果又错过了。”
那日?
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何事,纪宁淡道:“臣没有怪陛下。”
闻言,萧元君的神色非但没有半点缓和。
他知道纪宁说的不怪是真的不怪,亦是并不在意。
他落寞地垂下眼睫,道了句“好生休息”,轻轻带上了门。
自淮兰花回府后,纪府就没有一日是安静的,纪宁的房间更是时刻热闹着。
他醒后,萧元君依旧每日都来,只不过每次来都不久待,只是短短待上一刻钟就走。
这日,纪宁醒得早,好不容易得来一个无人打扰的早晨。他倚在床头,等着去取热水的阿醉回来。
没一会儿,阿醉端着热水进屋,他将要伺候纪宁洗漱,便听那人道:“阿醉,把那丹药给我罢。”
第47章 让陛下作主
这段日子淮兰花逼着袁四五开了不少药方,当着她的面,纪宁对这些药照单全收,从未表露出异样。
可私底下他最清楚不过,那些药对他没有丝毫作用。
淮兰花和纪全安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他不想再拖下去,让二人带着担忧离京。
听见他说要服药,阿醉只是朝他看了一眼,应了声“好”,随后放下水盆,转身去倒了杯热水送到床前。
他从怀里掏出装药的小竹筒递过去,眼见纪宁就要伸手取走,他平静的面孔闪过一丝紧张,只短短一瞬,又被平静掩盖。
纪宁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有意等了一会儿,见他什么都没说,接过竹筒倒出一粒药,就水服下。
药丸滑入喉咙,剧烈的苦瞬间占据口腔。纪宁并不是个怕苦的人,也难免被苦得呛咳了一声。
苦味愈演愈烈,他的舌尖泛起麻意。
不知是太久没吃还是其它原因,这熟悉的苦涩之外,还有令他陌生的涩感。
一旁,阿醉目睹他服完药,欲替他收好竹筒,岂料被他拒绝,“不必,这药日后我自己收着。”
阿醉面色僵了一息,却也只是依着他的意思,没有多说。
看着他脸上千变万化的情绪,纪宁指腹摩挲竹筒,心底腾起一缕疑云。
从前阿醉对他服药这件事总是反应激烈,今日为何如此平静?
他按捺住疑虑,接过阿醉递来的热棉帕擦脸,简单梳洗完,便借故将人支去房外。
待人走,他重新拿起竹筒,刚准备倒出一粒药来查看,院外传来淮兰花的声音。
几句话的功夫,淮兰花和纪全安带着早点进了门。
“世安,今天感觉怎么样?”淮兰花推门入内。
纪宁掩下竹筒,侧身靠住软枕回话道:“回伯母,感觉好多了。”
闻言,淮兰花舒颜。
这几日每到用早膳的点,都是她和纪全安来陪着纪宁,因此那一套照顾人的流程,二人早已烂熟于心。
她走到床前,支起平日用的矮几放到纪宁面前,紧跟着,纪全安就从食盒里端出几碟饺子。
纪全安笑道:“哥,这些都是我和娘一大早起来包的,年三十我们没赶上,今天给你补了。”
淮兰花也道:“怕你现在不想沾荤腥,我包了几种不同的馅儿,有荤有素。”
说着,她一一指着不同釉面的碟子,介绍了起来。
丹药起效的缘故,纪宁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倒真生出了饿意。
他谢道:“劳烦伯母,多谢全安。”
淮兰花骂他,“净说屁话,赶紧吃。”
言罢,三人端碟举筷,热热闹闹吃了起来。
淮兰花一会儿说着近些年发生的琐事,一会儿又和纪全安斗起了嘴。
纪宁则静静看着他俩吵闹,慢慢吃着水饺,心中感慨万千。
族亲团圆的这一幕,是他前世想都不敢想的。
若没有那一道圣旨……如今他静下心来思索,让纪家军回京的圣旨,倒真不像是赵禄生求来的。
淮兰花和纪全安又说起了他们在北疆猎野兔的事,纪宁恍然出了神,他看向窗外,心中想的却是……那人今日不知几时才来?
几碟饺子,最终纪宁每碟就尝了一两个,其余的大部分都进了纪全安的肚子。
瞧见纪宁放了筷子,淮兰花方才慢条斯理地引出正事,“世安,有件事我想你应该知情。”
纪宁不明所以,“伯母请讲。”
淮兰花道:“之前我写来书信,说回京途中遇到了一波流民。当时见那些人多是老幼妇孺,我就留心打探了一番。结果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皆来自南地,此次入京是为了告御状,告的不是别人,而是世安你。”
听到这儿,纪宁有一瞬间的愣怔,随即恍然大悟。
近来发生了一堆意料之外的事,倒让他忘了真正的要事。
前世再晚些时候,京都城突然涌入一波南地流民。一开始朝中并未察觉异样,直到开春后,入京的流民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针对纪宁的言论。
这些流民们口径统一,皆说此番入京只为状告当朝右相大修运河,致使南地民不聊生。
萧元君听闻后派人调查,原是为确保运河顺利修建,南地凡成年男子均被征召,家家户户只剩下老幼妇孺,无人养家。
纪宁眼尾的红晕更盛,他张开嘴唇,从干涩的喉咙里呼出一声气音,“伯母。”
淮兰花眼含泪花,俯身拥住他。她虚悬着手掌搂住纪宁的胳膊,一改从前的疾言厉色,轻声慢哄道:
“伯母回来了,以后伯母给你撑腰,没人再敢给你罪受。”
见此情景,房中余下的几人皆为之动容。
早已忍不住的纪全安红着眼从人堆里挤出来,蹲过去拉住纪宁的手,“大哥,我也回来了 。”
纪宁钝钝转眸,喜极而泣,“全安。”
纪全安擤着鼻子,终究是少年心性未消,登时嚎啕大哭起来,嘴里呜咽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
床边,站着的袁四五凑到跟前打趣道:“世安呀,你可算醒了。再不醒,你这伯母真要把我扒皮抽筋。”
淮兰花回头,又开始骂他。阿醉笑着凑上前劝架,几人便这般围着纪宁闹哄哄了起来。
萧元君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禁展颜。
这般难得的场面,他这个外人实在不好掺和。
于是,他转身,悄悄退出了房间。
站在房檐下,萧元君眺望远处。
他并不想走,即便屋内没有他的位置。
这些时日守在纪宁身边,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
但眼下,这种踏实感退散后,取而代之的是难言的惆怅。
纪宁醒了,他很高兴。
可一想到即将面对的是“从前”的纪宁,他便开始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纪宁。
他不想隐瞒他,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坦白。
房中的喧闹没有如预料中那般持续太久,萧元君的思绪戛然中止。
他回头,淮兰花几人依次走了出来。
阿醉走在最后,径直来到他跟前,“陛下,主子请你进去。”
萧元君面露诧异,阿醉什么都没多说,传完话就跟随那几人离了院子。
稍稍稳了稳心绪,萧元君走进房间。
他进去时,纪宁正费力地撑着床,想要坐起来。
见状,萧元君快步走过去,一手搀住纪宁,一手取来枕头垫在他身后。
扶人坐稳,他问:“怎么不再歇会儿?”
纪宁神情倦怠,“不歇了。”
他移开放在萧元君掌中的手,“阿醉同我说了,这几日都是陛下在照顾臣,多谢陛下体恤。”
萧元君见他有意和自己拉开距离,难掩失落。他退后一步,不再靠近,“你我不必客气。”
纪宁请人进来,自然不是只为了感谢,他直入正题,“侯远庭如今在哪里?”
萧元君答:“京都府台。”
“陛下要怎样处置他?”
“由你来定。”
“……”纪宁沉默。
此事不在他的预料之内,虽说侯远庭的确动手了,但他的那一脚其实并无大碍。
纪宁叹道:“陛下,侯远庭没有重伤我,是我……自己的问题。论罪,他不算重罪。”
话虽然没有说明,但他的意思萧元君能够领会。
他没有追问“既然那一脚不重,为何会伤你至此”,就像纪宁亦没有挑明什么叫“是我自己的问题”。
二人各怀心思,却都为对方留有余地。
纪宁刚刚苏醒,身体终究没完全恢复,说了这几句话,呼吸已然有些不顺畅。
萧元君不愿他受累,“你安心养病,有什么事你我日后再说。”
纪宁徐徐看了他一眼,点一点头。
临出门,萧元君忽然驻足,他回头,神情局促,“那日我不是有意失约,全因有密折进宫,处理完时已是深夜。我本想隔日一早来找你,结果又错过了。”
那日?
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何事,纪宁淡道:“臣没有怪陛下。”
闻言,萧元君的神色非但没有半点缓和。
他知道纪宁说的不怪是真的不怪,亦是并不在意。
他落寞地垂下眼睫,道了句“好生休息”,轻轻带上了门。
自淮兰花回府后,纪府就没有一日是安静的,纪宁的房间更是时刻热闹着。
他醒后,萧元君依旧每日都来,只不过每次来都不久待,只是短短待上一刻钟就走。
这日,纪宁醒得早,好不容易得来一个无人打扰的早晨。他倚在床头,等着去取热水的阿醉回来。
没一会儿,阿醉端着热水进屋,他将要伺候纪宁洗漱,便听那人道:“阿醉,把那丹药给我罢。”
第47章 让陛下作主
这段日子淮兰花逼着袁四五开了不少药方,当着她的面,纪宁对这些药照单全收,从未表露出异样。
可私底下他最清楚不过,那些药对他没有丝毫作用。
淮兰花和纪全安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他不想再拖下去,让二人带着担忧离京。
听见他说要服药,阿醉只是朝他看了一眼,应了声“好”,随后放下水盆,转身去倒了杯热水送到床前。
他从怀里掏出装药的小竹筒递过去,眼见纪宁就要伸手取走,他平静的面孔闪过一丝紧张,只短短一瞬,又被平静掩盖。
纪宁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有意等了一会儿,见他什么都没说,接过竹筒倒出一粒药,就水服下。
药丸滑入喉咙,剧烈的苦瞬间占据口腔。纪宁并不是个怕苦的人,也难免被苦得呛咳了一声。
苦味愈演愈烈,他的舌尖泛起麻意。
不知是太久没吃还是其它原因,这熟悉的苦涩之外,还有令他陌生的涩感。
一旁,阿醉目睹他服完药,欲替他收好竹筒,岂料被他拒绝,“不必,这药日后我自己收着。”
阿醉面色僵了一息,却也只是依着他的意思,没有多说。
看着他脸上千变万化的情绪,纪宁指腹摩挲竹筒,心底腾起一缕疑云。
从前阿醉对他服药这件事总是反应激烈,今日为何如此平静?
他按捺住疑虑,接过阿醉递来的热棉帕擦脸,简单梳洗完,便借故将人支去房外。
待人走,他重新拿起竹筒,刚准备倒出一粒药来查看,院外传来淮兰花的声音。
几句话的功夫,淮兰花和纪全安带着早点进了门。
“世安,今天感觉怎么样?”淮兰花推门入内。
纪宁掩下竹筒,侧身靠住软枕回话道:“回伯母,感觉好多了。”
闻言,淮兰花舒颜。
这几日每到用早膳的点,都是她和纪全安来陪着纪宁,因此那一套照顾人的流程,二人早已烂熟于心。
她走到床前,支起平日用的矮几放到纪宁面前,紧跟着,纪全安就从食盒里端出几碟饺子。
纪全安笑道:“哥,这些都是我和娘一大早起来包的,年三十我们没赶上,今天给你补了。”
淮兰花也道:“怕你现在不想沾荤腥,我包了几种不同的馅儿,有荤有素。”
说着,她一一指着不同釉面的碟子,介绍了起来。
丹药起效的缘故,纪宁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倒真生出了饿意。
他谢道:“劳烦伯母,多谢全安。”
淮兰花骂他,“净说屁话,赶紧吃。”
言罢,三人端碟举筷,热热闹闹吃了起来。
淮兰花一会儿说着近些年发生的琐事,一会儿又和纪全安斗起了嘴。
纪宁则静静看着他俩吵闹,慢慢吃着水饺,心中感慨万千。
族亲团圆的这一幕,是他前世想都不敢想的。
若没有那一道圣旨……如今他静下心来思索,让纪家军回京的圣旨,倒真不像是赵禄生求来的。
淮兰花和纪全安又说起了他们在北疆猎野兔的事,纪宁恍然出了神,他看向窗外,心中想的却是……那人今日不知几时才来?
几碟饺子,最终纪宁每碟就尝了一两个,其余的大部分都进了纪全安的肚子。
瞧见纪宁放了筷子,淮兰花方才慢条斯理地引出正事,“世安,有件事我想你应该知情。”
纪宁不明所以,“伯母请讲。”
淮兰花道:“之前我写来书信,说回京途中遇到了一波流民。当时见那些人多是老幼妇孺,我就留心打探了一番。结果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皆来自南地,此次入京是为了告御状,告的不是别人,而是世安你。”
听到这儿,纪宁有一瞬间的愣怔,随即恍然大悟。
近来发生了一堆意料之外的事,倒让他忘了真正的要事。
前世再晚些时候,京都城突然涌入一波南地流民。一开始朝中并未察觉异样,直到开春后,入京的流民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针对纪宁的言论。
这些流民们口径统一,皆说此番入京只为状告当朝右相大修运河,致使南地民不聊生。
萧元君听闻后派人调查,原是为确保运河顺利修建,南地凡成年男子均被征召,家家户户只剩下老幼妇孺,无人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