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她将一竹篮的东西放到桌上,纪宁惑道:“这些是?”
兰努尔答:“都是楼里姐妹们自己做的年货,我给大人您带了些。”
纪宁起身道谢,“多谢诸位美意。”
兰努尔掬着手掌放在嘴边哈气,环视一圈后问:“今日过节,大人府中怎这样冷清?”
她从府外走到院里来,一路就没看见几个人。
纪宁邀她落座,赧颜道:“阿醉同我一起,不算冷清。”
阿醉闻言,喜不自禁,他抱臂晃悠到兰努尔跟前,“你过节不待在你的听雨楼,乱跑什么?”
几次接触,兰努尔不再像之前那般畏手畏脚。她冲阿醉哼了一哼,只同纪宁说话,
“大人,听雨楼今夜齐聚过节,设了许多好玩的,灯谜、骰子、叶子戏、投壶……大人不介意,不如一起去聚聚?”
纪宁精力有限,对这些也不算感兴趣,加之他除了和兰努尔相熟外,同酒楼中的其它人都不认识。
他本意想婉拒,可对面的阿醉听完兰努尔的话,眼睛都亮了,其中流露的羡慕之色更是浓烈。
自从跟了他,阿醉鲜少有时间娱乐,好不容易过个节,他若再将人束在身边,他自己都觉得天理不容。
他一口应下,“好,谢姑娘盛情邀约。”
于是乎,三人熄了火炉,坐着马车便去了听雨楼。
如兰努尔所言,楼里的确热闹非凡。纪宁放阿醉自己去玩,他则同兰努尔上了二楼的雅座。
楼下多是姑娘伙夫们一同游戏,赢了输了不谈钱,只往人脸上贴白条。
纪宁瞧着阿醉刚入局,眨眼的功夫两边眉尾就多了两张白条,模样喜庆。
想着这楼短短不足半年时间,就被兰努尔经营得有声有色,纪宁不由称赞,“姑娘很厉害。”
兰努尔倒不谦虚,“不怕大人笑话,若女子能入仕,我定不比男人差。”
这话纪宁信,毕竟前世才几年,兰努尔就靠着酒楼起家,成了京都城有名的富商。
“大人不如辞了官,同我一起做买卖。”
纪宁一震,傻了眼。
兰努尔见状,哈哈笑道:“大人莫怕,民女说笑的。”
纪宁神情窘迫,耳根跟着不争气的红了。
兰努尔支颐着头,好奇道:“不过大人,您喜欢何种类型的,我可以帮您留意。”
喜欢?
纪宁思忖半晌,答不出个所以来。
他好像从未有过“喜欢”。
兰努尔摇头纳罕,心道可惜了这标志的人儿,竟是个榆木脑袋。
楼下传起一阵惊叫,二人移目,看见原是阿醉终于赢下一局,站在桌子上拽着伙夫的手,往人脸上贴白条。
纪宁转而扭头看窗外,再有一刻钟就该入新春了,又是新的一年。
与此同时,酒楼外,一身便服的萧元君叩响了大门。
第39章 从来都信
“东家,外面有位公子找纪大人。”门外小厮敲了敲房门。
闻言,兰努尔与纪宁双双探去视线,有帷幔和门扉遮掩,二人只能看见一穿着深蓝银纹锦袍的男子立在门后,手里还提着一漆木食盒。
“大人,寻你的。”兰努尔道。
纪宁仔细端详,实在想不出这种时候会有谁来寻他,但他还是向兰努尔道了声“失陪”,跟随小厮下楼一探究竟。
下了台阶,纪宁遥遥望去,便看到了萧元君,略感诧异的同时,一丝“理所当然”的情绪也随之闪过。
他下意识加快脚步,然而尚未与人碰面,四位姑娘先一步将人围了起来。
因萧元君今日穿的便服,近处又没有侍卫跟随,几位姑娘将他当成了寻常食客,笑盈盈地打起了趣儿。
“今日过节不开店,公子来错时候了。”
“哪儿来的俊俏公子?今夜家家团圆,公子怎的独身一人?”
“既来之则安之,不如一起热闹热闹?”
说着,几位姑娘大咧咧的竟要拉人,纪宁欲出声阻止,却见萧元君冲他摇了摇头。
如此看来,他并不想挑明身份。
纪宁心领神会,于是只道:“几位姑娘,这是我朋友。”
姑娘们认不得萧元君,但识得纪宁,一听自己调戏的人是纪大人的朋友,纷纷吓得落荒而逃。
旁人散去,纪宁拱手行礼,萧元君伸手搀住他的手腕,往上抬了抬,让他直起腰身,“不必,今日我只是你的朋友。”
纪宁诧然相视,别扭地换了称谓,“公,子,怎么到这里来了?”
萧元君答:“我去府中找你,他们说你来了听雨楼。”
回来的这些日子,萧元君一直在思索该如何缓和与纪宁的关系,阻止前世的悲剧发生。
思来想去,按照纪宁的性子,若他过于热情直接,反倒会将此人推远,因此,唯有循序渐进。
他往屋内看了一眼,反问道:“你呢?怎么到这里来了?”
酒楼人多,不是能畅快说话的地方,纪宁抬手,“边走边聊。”
于人同出酒楼,他答道:“伯母来信说行程有变,赶不回来过节,恰好兰努尔邀约,便过来凑些热闹。”
听到“兰努尔”三字,萧元君免不得有些吃味,“你同她素来交好。”
一语出,他便感觉纪宁的目光停驻在了自己身上,惊觉自己说出了心里话,他紧忙改口,“我没别的意思。”
纪宁不语。
萧元君担心他误解自己,解释道:“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我并非要插手你与谁交好,有人相伴,我觉得挺好的。”
纪宁望着有些手忙脚乱的人,皱了皱眉,他不喜欢这人的小心翼翼。
与此同时,心底一直悬着的某个答案终于得以落定。
他和兰努尔现在除了酒楼,别无其它交际,兰努尔甚至还未入住相府,何来的“素来交好”?
他静看着萧元君,明知道对方也是重生,明明现在就可以挑破一切,但他居然害怕了。
他害怕知道真相,因为他实在无法理解萧元君为什么会重生。
他不是帝王吗?
不应该万寿无疆吗?
远处有人在放爆竹,声音响彻整条街道。
纪宁回过神,掩下眸中忧思。他看向萧元君手中食盒,岔开话题,“陛下手里拿的什么?”
萧元君追随他的目光看去,无声泄了口气,“带了些饺子想同你一起过节,现在应当已经凉了。”
如此,倒让纪宁有些愧疚,“陛下心意,臣辜负了。”
什么陛下?什么辜负?
萧元君道:“今日不成,明日我再来。还有,今日你我只是好友,别再以君臣相称。”
明日还来?
纪宁兀自怔然,忽地有些好奇眼前这幅十八的皮囊下是多少岁的灵魂?
街上行人陆续多了起来,萧元君被他盯得有些不好意思,提醒道:“去前面转转罢。”
纪宁无言,点了点头,随着他的脚步往前走。
莫名的沉寂在两人之间弥漫开,让本就生疏的气氛走向凝滞。
萧元君时不时用余光留意着身旁人,今日除夕,这人穿的还是平日的那身灰锦袍子,连件新衣都没换。
他视线向上落到人的脸上,纪宁垂着眼睫,卷长的睫毛遮住了一半瞳孔,削弱了往日的冷厉,显得人有些郁郁寡欢。
细细看,便能发现他已瘦得十分明显,厚重的衣襟都遮不住锁骨突起的痕迹。
难以遏制的心疼袭向萧元君,他甫一皱眉,纪宁便转过了视线。
“怎么了?”
萧元君仓皇转开脸,“无事。”
纪宁担忧地看向他的伤处,“伤势可有好转?”
萧元君应道:“小伤,好得差不多了。我受伤这段时间,多谢你的照料。”
他何曾照料过。
纪宁不以为然,“我并没有做什么。”
“……”
话题戛然止息。
萧元君黯黯垂眸,他与纪宁似乎从来没有什么话聊。
前世两人动辄就是针锋对麦芒,不会好好说。如今有再多话,他却不知从何说起。
许是看出他的局促,纪宁眸光一转,道:“想好怎样安顿那人了吗?”
萧元君反应片刻,猜出那人指的是林嚯,他答:“还是按照事先商议的结果,待节后,封他为御前卫。”
纪宁不置一词,他目光拉长,投向远处的夜空。夜空之上,由远及近,一朵接一朵的烟花绽放。
“嘭——”“嘭——”“嘭——”
一瞬间,街道两侧挤满了人。
孩童们或提灯笼,或手握吃食,有的骑在大人肩上,有的三五成群,昂着头看烟火。
青年男女们亦是结对聚在一起,烟花的绚丽映在人们脸上,照出了一派喜气。
“陛下,新春到了。”
萧元君闻声抬头,看见七彩的烟花凌空绽开,绘成了一副盛大的画卷。
兰努尔答:“都是楼里姐妹们自己做的年货,我给大人您带了些。”
纪宁起身道谢,“多谢诸位美意。”
兰努尔掬着手掌放在嘴边哈气,环视一圈后问:“今日过节,大人府中怎这样冷清?”
她从府外走到院里来,一路就没看见几个人。
纪宁邀她落座,赧颜道:“阿醉同我一起,不算冷清。”
阿醉闻言,喜不自禁,他抱臂晃悠到兰努尔跟前,“你过节不待在你的听雨楼,乱跑什么?”
几次接触,兰努尔不再像之前那般畏手畏脚。她冲阿醉哼了一哼,只同纪宁说话,
“大人,听雨楼今夜齐聚过节,设了许多好玩的,灯谜、骰子、叶子戏、投壶……大人不介意,不如一起去聚聚?”
纪宁精力有限,对这些也不算感兴趣,加之他除了和兰努尔相熟外,同酒楼中的其它人都不认识。
他本意想婉拒,可对面的阿醉听完兰努尔的话,眼睛都亮了,其中流露的羡慕之色更是浓烈。
自从跟了他,阿醉鲜少有时间娱乐,好不容易过个节,他若再将人束在身边,他自己都觉得天理不容。
他一口应下,“好,谢姑娘盛情邀约。”
于是乎,三人熄了火炉,坐着马车便去了听雨楼。
如兰努尔所言,楼里的确热闹非凡。纪宁放阿醉自己去玩,他则同兰努尔上了二楼的雅座。
楼下多是姑娘伙夫们一同游戏,赢了输了不谈钱,只往人脸上贴白条。
纪宁瞧着阿醉刚入局,眨眼的功夫两边眉尾就多了两张白条,模样喜庆。
想着这楼短短不足半年时间,就被兰努尔经营得有声有色,纪宁不由称赞,“姑娘很厉害。”
兰努尔倒不谦虚,“不怕大人笑话,若女子能入仕,我定不比男人差。”
这话纪宁信,毕竟前世才几年,兰努尔就靠着酒楼起家,成了京都城有名的富商。
“大人不如辞了官,同我一起做买卖。”
纪宁一震,傻了眼。
兰努尔见状,哈哈笑道:“大人莫怕,民女说笑的。”
纪宁神情窘迫,耳根跟着不争气的红了。
兰努尔支颐着头,好奇道:“不过大人,您喜欢何种类型的,我可以帮您留意。”
喜欢?
纪宁思忖半晌,答不出个所以来。
他好像从未有过“喜欢”。
兰努尔摇头纳罕,心道可惜了这标志的人儿,竟是个榆木脑袋。
楼下传起一阵惊叫,二人移目,看见原是阿醉终于赢下一局,站在桌子上拽着伙夫的手,往人脸上贴白条。
纪宁转而扭头看窗外,再有一刻钟就该入新春了,又是新的一年。
与此同时,酒楼外,一身便服的萧元君叩响了大门。
第39章 从来都信
“东家,外面有位公子找纪大人。”门外小厮敲了敲房门。
闻言,兰努尔与纪宁双双探去视线,有帷幔和门扉遮掩,二人只能看见一穿着深蓝银纹锦袍的男子立在门后,手里还提着一漆木食盒。
“大人,寻你的。”兰努尔道。
纪宁仔细端详,实在想不出这种时候会有谁来寻他,但他还是向兰努尔道了声“失陪”,跟随小厮下楼一探究竟。
下了台阶,纪宁遥遥望去,便看到了萧元君,略感诧异的同时,一丝“理所当然”的情绪也随之闪过。
他下意识加快脚步,然而尚未与人碰面,四位姑娘先一步将人围了起来。
因萧元君今日穿的便服,近处又没有侍卫跟随,几位姑娘将他当成了寻常食客,笑盈盈地打起了趣儿。
“今日过节不开店,公子来错时候了。”
“哪儿来的俊俏公子?今夜家家团圆,公子怎的独身一人?”
“既来之则安之,不如一起热闹热闹?”
说着,几位姑娘大咧咧的竟要拉人,纪宁欲出声阻止,却见萧元君冲他摇了摇头。
如此看来,他并不想挑明身份。
纪宁心领神会,于是只道:“几位姑娘,这是我朋友。”
姑娘们认不得萧元君,但识得纪宁,一听自己调戏的人是纪大人的朋友,纷纷吓得落荒而逃。
旁人散去,纪宁拱手行礼,萧元君伸手搀住他的手腕,往上抬了抬,让他直起腰身,“不必,今日我只是你的朋友。”
纪宁诧然相视,别扭地换了称谓,“公,子,怎么到这里来了?”
萧元君答:“我去府中找你,他们说你来了听雨楼。”
回来的这些日子,萧元君一直在思索该如何缓和与纪宁的关系,阻止前世的悲剧发生。
思来想去,按照纪宁的性子,若他过于热情直接,反倒会将此人推远,因此,唯有循序渐进。
他往屋内看了一眼,反问道:“你呢?怎么到这里来了?”
酒楼人多,不是能畅快说话的地方,纪宁抬手,“边走边聊。”
于人同出酒楼,他答道:“伯母来信说行程有变,赶不回来过节,恰好兰努尔邀约,便过来凑些热闹。”
听到“兰努尔”三字,萧元君免不得有些吃味,“你同她素来交好。”
一语出,他便感觉纪宁的目光停驻在了自己身上,惊觉自己说出了心里话,他紧忙改口,“我没别的意思。”
纪宁不语。
萧元君担心他误解自己,解释道:“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我并非要插手你与谁交好,有人相伴,我觉得挺好的。”
纪宁望着有些手忙脚乱的人,皱了皱眉,他不喜欢这人的小心翼翼。
与此同时,心底一直悬着的某个答案终于得以落定。
他和兰努尔现在除了酒楼,别无其它交际,兰努尔甚至还未入住相府,何来的“素来交好”?
他静看着萧元君,明知道对方也是重生,明明现在就可以挑破一切,但他居然害怕了。
他害怕知道真相,因为他实在无法理解萧元君为什么会重生。
他不是帝王吗?
不应该万寿无疆吗?
远处有人在放爆竹,声音响彻整条街道。
纪宁回过神,掩下眸中忧思。他看向萧元君手中食盒,岔开话题,“陛下手里拿的什么?”
萧元君追随他的目光看去,无声泄了口气,“带了些饺子想同你一起过节,现在应当已经凉了。”
如此,倒让纪宁有些愧疚,“陛下心意,臣辜负了。”
什么陛下?什么辜负?
萧元君道:“今日不成,明日我再来。还有,今日你我只是好友,别再以君臣相称。”
明日还来?
纪宁兀自怔然,忽地有些好奇眼前这幅十八的皮囊下是多少岁的灵魂?
街上行人陆续多了起来,萧元君被他盯得有些不好意思,提醒道:“去前面转转罢。”
纪宁无言,点了点头,随着他的脚步往前走。
莫名的沉寂在两人之间弥漫开,让本就生疏的气氛走向凝滞。
萧元君时不时用余光留意着身旁人,今日除夕,这人穿的还是平日的那身灰锦袍子,连件新衣都没换。
他视线向上落到人的脸上,纪宁垂着眼睫,卷长的睫毛遮住了一半瞳孔,削弱了往日的冷厉,显得人有些郁郁寡欢。
细细看,便能发现他已瘦得十分明显,厚重的衣襟都遮不住锁骨突起的痕迹。
难以遏制的心疼袭向萧元君,他甫一皱眉,纪宁便转过了视线。
“怎么了?”
萧元君仓皇转开脸,“无事。”
纪宁担忧地看向他的伤处,“伤势可有好转?”
萧元君应道:“小伤,好得差不多了。我受伤这段时间,多谢你的照料。”
他何曾照料过。
纪宁不以为然,“我并没有做什么。”
“……”
话题戛然止息。
萧元君黯黯垂眸,他与纪宁似乎从来没有什么话聊。
前世两人动辄就是针锋对麦芒,不会好好说。如今有再多话,他却不知从何说起。
许是看出他的局促,纪宁眸光一转,道:“想好怎样安顿那人了吗?”
萧元君反应片刻,猜出那人指的是林嚯,他答:“还是按照事先商议的结果,待节后,封他为御前卫。”
纪宁不置一词,他目光拉长,投向远处的夜空。夜空之上,由远及近,一朵接一朵的烟花绽放。
“嘭——”“嘭——”“嘭——”
一瞬间,街道两侧挤满了人。
孩童们或提灯笼,或手握吃食,有的骑在大人肩上,有的三五成群,昂着头看烟火。
青年男女们亦是结对聚在一起,烟花的绚丽映在人们脸上,照出了一派喜气。
“陛下,新春到了。”
萧元君闻声抬头,看见七彩的烟花凌空绽开,绘成了一副盛大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