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之后(作者:听海观澜) 第7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文耀踌躇满志,笔下墨迹蜿蜒,直是展翅欲飞。
  而今夜,像他这样的人,京中还有很多。
  第87章
  几位王爷以往自然也是天潢贵胄, 京中几无人敢招惹的万金之躯,如今得圣上命,进六部观政, 与以往自然又有不同。
  便是从前四王明面上没什么不同的时候, 也有人自几位的母族、妻族,甚或封号来分析哪一位更得圣心, 一条条一件件, 细细听来, 都是万分的有道理。
  那做生意的人家, 大东家想要培养儿子, 预备着让儿子接班时,他手下干了一辈子的掌柜们、伙计们还要掂量掂量几位少东家的份量, 看看少东家的成色, 免得虎父犬子, 不能成事。
  莫说是这位“大东家”要托付的是万里江山,要交出的是这天底下最大的一份家业。
  况若是那做生意的所托非人,家老们联合掌柜的, 振臂一呼, 换个东家也不是难事。这江山要是所托非人, 振臂一呼想要换个皇帝,可就是异想天开了。
  如今的陛下称得上明君, 在他手下做事只要有能力便可,可万一下一位是个有什么喜好的,那做官的方式也得顺势变上一变才好。
  这天下非独皇家之天下, 主弱臣强也并非奇事,古皆有之。
  是以从几位开始观政起,京中大大小小, 不知起了多少事端,那集中在几位王爷身上的目光比之以往也是只多不少。
  在兵部观政的晋王固然是大气豪爽,与人相处时不拘小节。于边防、训练、驿传等具体的事务上却也足够小心谨慎,摆出一副来学习的虚心态度,并不轻易给意见,只将不懂之处牢牢记下,或请教兵部尚书,或者干脆就去请教皇帝。
  皇帝年前对晋王是有些不满,可毕竟是长子,也还愿意教一教,一来二去,父子间关系和缓了许多。
  在户部观政的楚王则是温文尔雅,颇有礼贤下士的风范,也并不干涉户部事务,日日到了衙门都只要了卷宗来看,未见有什么动作。
  谁知户部众人刚稍稍放心,把个楚王只看成是来镀金的皇子,那边楚王就敏锐察觉出账目上有些不大不小的问题,却是一位户部主事动了些小手段,自以为楚王不通细务,定然查不出来。
  涉及金额倒也不多,楚王却是公正无私,立即上奏。以他的身份,直接进宫求见皇帝面陈都是极容易的事,上一封折子自是无人敢拦。
  天子一怒,连户部钱尚书都扫了颜面,还是看在果然是这小主事胆大包天的份上,只处理了他一人便罢,这事到此为止,没有闹得满朝自危。
  经此一事,户部自然警醒,楚王却是不声不响,在户部立住了脚,再不似先时一般只能闲坐一旁,看看卷宗。
  在工部观政的燕王亦是沉默寡言,却是才进了工部不久,就展示出了非同一般的行动力。
  寒泉别宫还是先帝那会儿建造的避暑行宫,今上不喜兴师动众,往年夏日都是挪到宫中寒凉殿居住,今年却是已明言要出宫避暑,前些日子才下旨命人修缮。
  才遭了雪灾,收了工部的造价单子,户部自也要讨价还价一番。官司打到皇帝那里,楚王还没想好该怎样措辞才能又不惹怒父皇,又展现出他的皇子担当,燕王已是请旨,立下军令状,自皇帝内库里支了三万银子,自工部点了人,直奔城外,就开始了别宫的修缮工作。
  要知道,工部那边给的各色木石、漆等物的预算可是至少十万两,这还不算其中动用的人力。
  燕王向来不甚起眼,乍然有所行动,京中人都是惊了一番。可皇家别宫,哪怕实在城外,哪容人去看热闹?随着燕王出城,讨论一阵也就算了。
  三位兄长各有各的行动,常常是一动而京中皆知,声名远扬,闹得整个京城波澜四起,被皇帝指去刑部的平王却是真如个锯了嘴的葫芦。
  他倒也是日日点卯,却也日日在刑部给他辟的屋子里看闲书,对刑部事务毫不关心。
  初时还有人疑心这位平王是在做样子,小一个月过去,所有人都失了好奇心,不得不承认:平王许是真的毫无争储念头。
  但凡稍稍有些争上之心,也不该在刑部衙门里看《镜中缘》这种痴男怨女的话本子吧!
  便是看个《山河志》这样的游记,也能让人探讨一下是否平王有掌握山河之心。整日里看话本子,难道要让人往平王志在收服天下佳丽这方面发散吗?
  这也不需发散,人家贵为王爷,本就能收不少姬妾,便不说佳丽三千,府中收容几十女眷也是常事。
  他要真收容几十女眷也还好些,也算是笔谈资,大可作为素材让人编些“平王荒淫”、“平王路遇孤女而收之”一类市井小民最喜欢听的艳闻轶事,偏他又还真是个洁身自好的,整日里看话本子,府中却是唯一王妃,连个侧妃都没有,实在让人不解他到底是好不好女色。
  京城里整日大小传闻不断,一个个说得活灵活现,明棠每每听之,总要感慨:可见京城里没事干的人还是多啊。
  哪像她,春天到了,加班的时节也到了,整日里不是这家的老太太过寿,就是那家的老夫人办宴会,邀人过去玩乐。
  裴家是京都名门,亲朋故旧颇多,关系密切的自然要亲自过去,关系疏远些的却也不能失了礼数。那各色邀请中有需要裴夫人和她一道过去的,倒还好些,只要拿出做人儿媳妇的本分,坐在裴夫人后面喝茶看戏就是了。
  有的却是够不上裴夫人亲自到场的级别,她也只好独自前往,拿出定国公府世子夫人的体面与人寒暄,说些场面话。
  且日日宴会不断,她的衣裳首饰也要各自搭配了,总是要不重样的才好。陪她出门的闻荷红缨自然忙碌,留在诚毅堂中的折柳青玉也不得闲。
  便是不需出门,裴氏族中有些婚丧嫁娶诸事,定国公府也少不得要命人出面。明棠是下一任的宗妇,这些事自然也不能不管,少不得跟在裴夫人身边听了满腹的陈年旧事——俗称听八卦。
  回到诚毅堂,躺在软榻上长长呼气时,觉得自己吐出来的气息里都带着八卦的味道,仿佛能立地升仙。
  遥想往年,她哪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忙?念及往日闲暇,明棠又不禁叹了口气,指挥红缨:“左边稍重一点儿。”
  再一抬头,裴钺正坐在她不远处,一手拿着书看的入神,一手却是陷在黑猫那越发油滑的皮毛中,有一搭没一搭的抚摸着,越发衬得指尖白皙如玉。
  几步之遥,闻荷正慢慢过来,手上拿着本眼熟的、厚重的菜单子。
  已到唇边的叹气声是再也叹不出来了,只好化作一个明媚的笑。
  也算是幸福的烦恼吧......
  忙忙碌碌,展眼又是浴佛节。
  裴钺这一日自是休沐。在家里上私人幼儿园的裴泽知道了家中长辈过几日要结伴出行,再扳着手指一算,那一日他恰是轮着上课,不到假日,登时便有些坐不住了。
  但他毕竟已是进了学的人,自觉不能像从前那样跟长辈撒娇,要展现出他身为成熟男子的风范和担当。
  于是饭毕,见婶娘和叔叔要相携而去,立即轻咳一声,从椅子上跳下来,恭恭敬敬把几位长辈请到堂屋坐定,神色倒是坦然得很:“陆先生说,要孝顺长辈。阿泽上学以来,不能天天跟祖母和娘见面,没有从前孝顺,让阿泽明天孝顺孝顺你们吧!”
  也不知这话他在心里想了多久,又私底下练了多久,此时说出来,当真是如水银泻地,一气呵成,再配上他那十分严肃认真的表情,明棠生生把笑容憋了回去,做出一个这些日子出门时常摆在脸上的端庄微笑:“阿泽所言有理,明日记得早些起身来给婶娘请安。晨昏定省,本是应当。”
  裴泽一时哑住,点头应下,回忆了一下自己跟小伙伴们商量出来的说法,固执地继续往下说道:“长辈出门,阿泽应该随...随身服侍,怎么好在家里安坐呢?”
  裴钺淡淡:“你在家里,我们事情还少些。”明天要是带着裴泽出门,少不得又是幼娘的事情了。
  接连碰壁,裴泽立时转向还没发言的祖母:“祖母,阿泽本就有休沐日,就当是挪到明天了好不好?”
  裴夫人似是沉吟片刻,见裴泽面色急切,终是点头:“那就挪到明日吧,明天出去玩一天,大后日的休沐却是没了,要连着上七日的课。”
  裴泽哪里管得了这许多,只要自己明日能出门就够了,立即兴高采烈起来,带着奶娘回屋,要亲自挑明天出门的衣服,丝毫没留意到明棠同情的眼神。
  阿泽就是年纪小啊,不晓得调休这种万恶的制度千万不能随便接受。
  当然,更值得同情的是...
  裴夫人下午就派人去裴泽几个幼儿园同学的家里说过了,明天浴佛节,放假一天,不必送他们过来了。
  这就是情报工作没做好的后果啊,只知道家里要出门,不知道原本就是要带着他的,白白赔了一天的假期。
  ......至于那天裴泽照常去上课见不到同学怎么办?
  明棠不用想就知道,私人幼儿园,扯一个单独授课之类的由头还是相当容易的。
  且不说裴泽晚上是如何激动,人在床上躺着,心已经飞到了府外去。毕竟是小孩子,习惯了上学堂的心还是挡不住对出去玩儿的渴望,迷迷糊糊到将近夜半方才沉沉睡了过去。
  明棠坐在妆台前看着折柳等人收拾明天要穿的衣物时,也稍有几分感慨。
  去岁浴佛节,她才和离不久,住在家中,外界的压力也还不甚清晰,只有些闲言碎语,她也并不在意。今年浴佛节,她再婚都已经大半年了,更是很少有什么话能递到她跟前,更别说让她烦恼了。
  只愿年年皆如今日吧。
  翌日天气晴好,又不是什么正经的交际场合,明棠装扮也简洁许多,一身的浅绿淡青,乌发间点缀着温润的珍珠,如一副浅淡悠远的山水画。若非头发尽皆挽起,昭示着已婚的身份,与闺阁女儿别无二致。
  裴钺这些天已经习惯了明棠晨起慢慢将长发挽成髻,再簪上各色华贵首饰,而后一派雍容娴雅出门赴宴的模样,乍见她这样清爽,竟还有些不惯,目光不自觉多停顿几息,惹得身后侍女们各自对视偷笑。
  待到静华堂见了裴泽,裴钺明棠二人却是也禁不住笑起来。
  ——不知道这小朋友记忆力怎么就那样好,身上穿的竟是去岁秋猎时为他做的小小骑装。
  深秋时做的衣裳,原本就是预备着里面还要穿夹衣,做得宽松了些,如今数月过去,裴泽虽长了个子,穿着也还合身,只是那斑斓的色彩,着实鲜艳夺目。
  初春时节,这衣裳也尚算应季,裴泽定要穿着,裴夫人也就放任了,见儿子与儿媳都在笑,还为裴泽说了句话:“正是乱穿衣的时候,随他去吧。”
  裴泽在一旁附和点头,还用同情的目光看了眼裴钺的通身天水碧。待上了车,隔绝了裴钺的目光,立时凑到明棠身边,将憋了许久的话说出口:“叔叔怎么不穿好看的衣服?”
  裴小世子分明记得,他叔叔也是很有几件符合他审美的衣服的。
  裴夫人看了眼明棠,意味深长:“你觉得好看与否,那是无关紧要的事。”
  作为一个已经进学的优秀学子,裴小世子的智慧和学识显然不足以支撑他领会祖母的深意,只能听出来祖母是说他的意见不重要,当即轻哼一声,偷偷掀开车帘,望着街上的喧闹,兴致勃勃。
  今年开年以来,先是突然降雪,又是皇帝生病,如今好容易冬去春来,京中自上到下,心中不安的大有人在,对封建迷信活动的兴趣显然比去年又有提升,盼着借浴佛节的运势去去晦气,也好保佑今年剩下的时光平平安安,街上的人潮也比去岁更汹涌些。
  裴夫人自车帘缝隙往外看了一眼,见着那可称拥挤的人潮,却是不禁想起去岁的事,看了眼明棠,笑道:“去岁浴佛节时,我满心想着见你一面,奈何却是无缘相见,当时却是没料到我们还有这样一段缘法。”
  去岁路上偶发意外,又被明棠派人解决的事仿佛还历历在目,她当时也是坐在车中,想着能办成和离这样事的姑娘定然是个坚韧的,不知是否有缘得以一见。
  转眼一年过去,那坚韧的姑娘已成了她的儿媳妇,与阿钺琴瑟和鸣,正坐在车中与她同去栖霞寺听方丈讲经。
  世间事,果真千回百转,让人难以预料。当日她膝下二子,裴钧稳重有气魄,裴钺跳脱又机敏,谁能想到转眼裴钧战死,长媳诞下裴泽不久亦是离世,而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过去已有近四年了。
  明棠却是不知裴夫人那时就想见她,见她面有悲伤之色,知她心绪不佳,不由展颜而笑:“凡事皆在人为,若无此后的事,只凭缘分二字,幼娘今日断断不会与母亲同坐一车,自然也就听不了母亲这‘缘分’一说了。”
  裴夫人一怔,随即亦是笑道:“是了,凡事皆在人为。”
  若她不允,他两人自然是无法成婚的,哪怕再是情愫暗生也不能成事,哪里还有什么缘分不缘分?
  许是吸取了去岁的教训,今年有衙役沿路照管,倒是没再有什么堵路一类的意外,马车一路畅行,说笑间已是进了栖霞寺山门。
  京都贵眷,来得时间差不离,也都是被引到同一个院子里停车下马,又要往同一处禅院过去,路上自然少不得遇见熟人。
  明棠扶着裴夫人下了马车,举目一看,已经看见了不远处的明夫人和明琬二人,立时奉上大大笑脸,又转头去寻长姐。
  既然遇见,少不得一道前行,明棠问候过母亲,立时询问:“方才瞧见了章夫人,怎么却不是长姐与她一道过来?母亲可知道吗?”
  第88章
  说话间已到了栖霞寺, 马车如往年一般长驱直入,在寺中僧人带领下停至院中。
  正是春日,天光明朗, 寺中草木萌发, 满目绿意,往来各家女眷也多着了应景的衣装, 满目柔和色彩中闯入一抹斑斓色彩, 少不得引人注目些。待看清他前面的竟是裴夫人, 立时便知道了他是裴家那位据说已经开蒙了的小世子。
  还是个小小童子, 已经预定了一生的锦绣前程, 自有人在心中羡慕。也有人心道,这个岁数的童子正是最不服管教的时候, 敢带到讲经会这样的地方, 若是待会儿闹出些什么事来, 定国公府也要面上无光,裴夫人倒是丝毫不顾忌这些。
  各色目光扫过,被众人明里暗里看着的裴泽丝毫不觉不适, 被奶娘抱在怀里东张西望, 遇上有人正看着他时也不觉羞赧, 大大方方露出笑容后继续睁着双黑亮的眼睛四处观望,时不时仰头跟身边的明棠说句话。
  他生得如玉童一般, 又是这样大方的情态,待分位次坐了,裴泽在裴夫人示意下与几位年高德劭的老夫人行了礼, 立时被其中一位搂在了怀里。
  “这孩子真是生得好,可恨阿林以往藏着掖着,竟不带他出来走动, 让我们今儿才见着,白白少见了好几面。”
  裴夫人出身兴国侯林家人人皆知,以她如今的身份地位,敢这样称呼她的数遍京城也寥寥无几了,说话的靖国公府老夫人却正是其中一位,身份摆在这里,辈份又长,称呼裴夫人一句“阿林”反倒显得亲近。
  裴泽也不认生,乖乖被老夫人揽在怀里,听完了话,左右看看,也不知他是怎么反应过来话中人是自家祖母的,眨着眼睛替裴夫人解释道:“不是祖母不带阿泽出来,是我要上学,太忙了,实在不得闲呀。”
  说完,还似模似样长长叹了口气,一副无奈模样。
  方丈还未过来,讲经会也要过会儿才开始,正是惯例中互相交际的时候,前面的坐席上忽然爆发出阵阵笑声,坐在后方的好奇看去,却见那些鬓发皆白的老夫人们对着裴泽笑得正欢,不由暗暗后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