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红忍不住被惊呆了,惊喜来的太突然,她毫无思想准备。
  万万想不到,此行日本海,最大的收获原来竟是它!
  这株毫不起眼的小珊瑚树杈杈,竟然是传说中的佛教珍宝,红珊瑚!
  这得卖多少船鱼获才能比得上这株红珊瑚的价值啊?
  怪不得前世新闻里报导,有几年广东很多渔船连鱼都不打了。
  几十条渔船联合起来,专门去日本台湾等海域去打捞红珊瑚,传说有人打捞到一株红珊瑚,卖了一亿多人民币。
  这东西只要捞到就是赚到,价值这么高,果然是暴利啊!
  如果打捞到像陈红手上这一株大小成色相差不多的,一夜暴富还真不是梦!
  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躺平享福,啥也不用干,一辈子也不愁没钱花了!
  她以前也下海潜水,怎么从来没有想到寻找红珊瑚呢?
  可能还是被惯性思维给误导了,她从内心就不想干违法的事。
  红珊瑚早就被我们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类动物,想到红珊瑚就想到了违法,所以她从未往这方面想过。
  不过现在是在公海里的日本海,应该不受我们国内的法律制约吧。
  就是违法又怎么样?她又不用于买卖,实在不行她留着放在家里自己欣赏。
  更何况这里属于日本的领海,日本人明里暗里抢劫了我们那么多的好东西,为此不惜杀人越货。
  他们造了那么多的孽,也没见受到什么惩罚呀,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真正的公平公正啊!
  只要小心点,不被人发现,就是把日本领海的红珊瑚,都给薅光了,那又怎么样呢?
  无凭无据的,也没人能抓住她的现形,小日本儿还敢去中国抓她?
  只要这事儿,不摆在明面上,任何人来了她都不怕。
  思想开着小差,陈红突然想到,这红珊瑚不可能单独长一颗吧?这玩意应该是群居共生的!
  想到这里,陈红突然像是被打了鸡血,立刻出空间,在这附近海底寻找起来。
  老天不负有心人,陈红还真在这里,找到了一大片红珊瑚。
  她没想到,这片海域生长的红珊瑚,还真是不少。
  而且她发现了这里不光生长着很多颜色暗红、深红的阿卡珊瑚。
  还同时生长了很多的橘红、桃粉色的红珊瑚。甚至还有很多的粉白色的momo珊瑚。
  第152章 移植红珊瑚
  陈红心想:这很可能是一个生长了几百上千年的红珊瑚族群。
  里面不但有曾祖辈,祖辈,父辈的红珊瑚,更多的浅红颜色的可能是红珊瑚的子孙辈。
  这些子孙辈的红珊瑚,价值虽然比不上那种暗红、深红的祖辈红珊瑚,品质好的每克却也能卖到两三千块钱。
  光在这片海底,陈红就找到了一百多公斤红珊瑚。想到它们的市场价值,简直让人感到心惊肉跳。
  把这些红珊瑚都收进空间,仔细的摆放了一个大箱子里。
  她准备回家以后,找机会去一趟北京,找方义同的妹妹,拿出一株红珊瑚抛光清理出来。
  看看成品的品质,就是不卖,知道了它们的实际价值,自己心里也有个底。
  已经在海底破碎的珊瑚枝杈,把它们打造成首饰,可以留着给自己家后辈或者赠送亲友们佩戴。
  而株型完整的红珊瑚,可以留着自家当摆件儿观赏,如果世世代代传下去,就是自己家的传家宝了!
  连还成活的珊瑚虫,陈红也不准备放过。凭啥小日本在我们国家施行三光政策,在他们自己国内却想持续发展。
  不能够的,这事只要被她赶上了,坚决不允许!
  咱们国家的南海,红珊瑚又不是不能适应环境。
  南海曾经也是红珊瑚的主产区,不过就是自古以来被采挖的太严重,红珊瑚存世量越来越少了。
  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这样珍稀的阿卡红珊瑚了。
  不过事在人为,咱们现代中国渔民,不光能打渔,也可以尝试着去养殖红珊瑚。
  虽然红珊瑚的养殖事业,进展缓慢,想看到红珊瑚资源丰富起来,非一日之功。
  但是我们中国人都不是短视之人,为了能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些海洋中的瑰宝,现代中国人也可以做到不计成本,去养植红珊瑚。
  这事对于陈红来说,也不算太难。不过就是费些时间,给日本的红珊瑚幼虫搬个家而已。
  都说红珊瑚不能人工养殖,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红珊瑚的养殖费时费力,生长环境复杂苛刻,活率特别低,收益更是遥遥无期。
  要想得到能够商用品质的红珊瑚,怎么也得需要几十上百年才行,时间太短品质还不高。
  要得到品质更高的红珊瑚,则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对于追求利益的人来说,投入和收获是不成正比的。
  这就导致红珊瑚的养殖事业,所投入资金特别匮乏,养殖研究进展缓慢。
  这种种原因,对于陈红来说都不算事。
  她身怀空间,有空间水的加持,养活红珊瑚幼虫,繁殖出新的红珊瑚,她有绝对的信心。
  有了这个想法,陈红搜刮起红珊瑚来,更是疯狂,这片海底的红珊瑚被她挖了个干净。
  指头大小的红珊瑚小苗都没被她放过,连生长红珊瑚的礁石沙地都被她用宝刀挖了一块下来。
  移花栽树还需要原土呢,多挖些原土,应该也能令红珊瑚顺利的度过缓苗期。
  虽然没有接触过红珊瑚的养殖技术,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农民,她可以把她掌握的农作物和果树种植方法照搬过来。
  有空间打底,陈红预感,她肯定能把红珊瑚养殖成功。
  也许几百年后,当她在中国海域养殖出一大片的红珊瑚,她的名字也能上小学历史课本。
  让后代子孙们知道,曾经有她这么一个人,把日本海的红珊瑚移植回国,给他们留下一笔巨大的财富。
  到时候,红珊瑚带来的肯定不仅仅是巨大的经济价值,也会给子孙们以后探索研究海洋生物提供帮助。
  陈红一边认真的干活,一边幻想,不管能不能实现,此时,她却心情愉悦,心里美得很!
  在这片海底,又认真仔细的挖了两天红珊瑚,陈红乐不思蜀。
  差点都忘了,此次来日本海的主要目的。
  要不是这片海底的红珊瑚族群太小,都已经被她挖光了,她是不会想起来要离开的。
  看着附近二十多海里内,实在找不到一株红珊瑚了,陈红才意犹未尽的回到空间。
  浑身又酸又疼,肚子也饿的咕噜噜直叫,喉咙也又干又涩。
  这两天她废寝忘食,连吃饭喝水都要忘记了。
  只有实在坚持不住的情况下,才会回空间吃点东西,解决一下个人卫生。
  一手拿着一个苹果,一手啃着个烧饼,她围着临时用来养殖红珊瑚的水池,兴奋的手舞足蹈。
  看着被她移植到空间水池里的红珊瑚,现在的颜色更艳丽了,陈红暗自得意。
  这空间也太给力了,看样子所有移植的红珊瑚都成活了,没有一株死亡的红珊瑚出现。

章节目录